《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今天分享的是《好好学习》作者成甲老师,他是「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说书人,学习高手,2016年入选罗辑思维评选的“中国最会学习的人”。同时他还是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的创办者之一,并担任常务副院长。此外他还经常受邀给众多著名机构,比如清华MBA、第九课堂、多角度沙龙、中国惠普、埃森哲、中国人寿集团等机构进行关于个人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课程演讲。
《好好学习》读书笔记一、什么是临界知识?
1、临界知识
知识和知识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被称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普世智慧”,一般存在于硬科学中,比如:数学、物理、生物学等,经过了大量地严谨地推理和验证。
二、如何学习
本书介绍了三个学习的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1、反思
反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过去的经历是一篇篇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只不过,只有通过精心的筛选和仔细的加工,这些经历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宝典。所以,反思,即是从源头开始减少偏差。
1、从小事突破,深入思考。管理生活的点滴细节,就是在管理我们自己的人生。因此,复盘不一定要记录大事,从日常的小事、小习惯、情绪、思考的过程入手,就能找到改进的办法。
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埋藏着启发的案例,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
3、坚持写复盘日志。避免流水账,自定义适合自己的日记方式,可参考日本人佐藤传写的《晨间日记的奇迹》中的“九宫格”日记法。
慢慢的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2、以教为学
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就是,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不如别人,总有他略强一点的地方。那么,在这个方面,我们就可能作为老师教别人。教学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你需要烂熟如新。在教的过程中,会督促自己发现只是阻塞、疑问、质疑和新想法,又会增强我们对所讲内容的认识。
教学的注意事项:
1、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比如相关的或类似的知识点,不打无准备之战。2、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的结论的方面案例,这样是为了让我们讲的道理看起来更合理,但我们也要关注反对的声音。
3、刻意练习
很多人听到“刻意练习”这个词,会觉得他的意思应该是:刻苦的、有目的的持续练习,比如想要提升写作能力就刻意地多写作,想要提升英语能力就刻意练习英语听说读写。
之前入们被一个传播非常广泛的概念所误解,那就是1万小时天才定律,认为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人,然而通过累积时间早就超过了1万小时,发现还是写不出好文章,听不懂、说不出流利的英语,为什么?
因为你的练习并不是人们理解的勤奋与努力,而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第三、如何掌握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能够实现“少即是多”效果的判断,建立在两个重要假设的基础之上:
第一,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往往是“用复杂对付复杂”于是想出更复杂的方法来处理,而在很多情况下,看起来复杂多变的系统,其实别后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而这世界最底层的规律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些学科里面,基本规律往往是经过了广泛的验证,非常扎实的。
第二,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对于复杂问题,多数人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将其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就像拆收音机一样,我们通过不断“格物”来“致知”。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看,因果关系是片面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和其他因素之间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原因本身就是结果,结果也是原因,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影响的,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像是网络的环形结构,而不是线性的因果结构。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