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 | 生活本是,捡起又扔掉的过程
如果让你“扔掉”,你会扔掉什么?
我们将不愿再保留在身边的东西扔掉,爱整洁的人扔掉垃圾,在生活中气喘吁吁的人试图扔掉负担,立志改变自己的人嚷嚷着扔掉坏习惯,在过去的日子里走不出来的扔想要扔掉那些提起就心酸的记忆。
你是哪一种人,你想要扔掉什么?
当我们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什么也没带来,终究将什么也不带去。于是生命的过程本身就成了一个不断捡起又不断扔掉的过程。
从我们开始看见这个世界,我们捡起对事物的认知,
我们走进学校捡起知识,走进人群捡起友谊。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走到一个人身边,如获至宝地捡起他的一颗心小心珍藏,
我们走进社会,捡起独自承担生活的压力,于是就不得不扔掉下午的闲暇时光。
再接着往前,我们捡起一个家庭的责任,扔掉一些独来独往的自由... ...
直到我们走向生命最后的岁月,我们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时,没有力气再捡起任何曾经视若珍宝的东西,顺便扔掉了生命。
如果这样计算,生活给人的负重就像江水东流一般,不断涌来,不断流走。当来的多走的少,于是潮涨了于是欢欣鼓舞;当来的少走的多了,与是潮落于是垂头丧气。
作者寺山修司是一个跨界奇人,既是优秀的电影导演、演员,也是杰出的诗人、评论家和戏剧家。多重身份给他带来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因此他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社会底层或边缘人士。
书中对社会现象与其后隐藏的文化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内容涉及青春与性、正义与邪恶、生与死、真实与假面等。他调侃年轻人,批判守旧者,用幽默中略带挑衅的语气刺向平淡无聊的生活。
书名中的“扔掉”有多重涵义,“扔掉家”、“扔掉梦想”、“扔掉陈腐观念”等等。但“扔掉”又不单单只是扔掉,寺山修司的狂狷里是有积极力量的,这种扔掉的行为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就像生命的负重是有限的,扔掉只是为了捡起。捡起什么呢?捡起新的看法,捡起包容的眼睛,捡起真实的世界。
有些人不懂得扔掉,于是他的负重超标,他只能扔掉生命。寺山修司这样描述自杀者,他说这些人是不适合自杀的:
1. 因早泄、性器短小而烦恼的人;
2. 考大学失败的人;
3. 听了摇滚乐后毫无反应的人;
4. 因患痔疮而烦恼的人;
5. 不知不觉变得厌恶人生的人;
6. 因痴迷于扒金窟而一直挨骂的人;
7. “什么叫‘意义’?什么叫‘无意义’?体系化思想无非是意识的私有化,1920年以后的体系化理念不过是一直在历史性地充当体制的补充物。我们毫无目的地盲目追求具有极端无意义倾向的事物,感受到了自己小市民性的局限......(原文如此)”——喋喋不休地纠缠于这些问题的人;
8. 童男,处女;
9. 低收入工人;
10. 还没尝过鱼翅汤的人;
11. 还没听年轻姑娘对自己说过“我爱你”的男人;
12. 看了高仓健演的电影后,心中羡慕不已的人;
13. 有挪用公款、破产、生活困苦等沉重压力的人;
14. 正在治疗脚癣的人。
他表面在谈论自杀,实则是探讨自杀行为背后的涵义:绝大多数绝望的自杀都是一种逃避。真正的自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审美意识。
如果问我扔掉什么?答案可能能有很多。
如果问我不能扔掉什么,我想是你吧。
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