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谙竞渡龙舟赛,动我思乡万丈情——写格律诗不难,看懂文章即可
照例先唠唠嗑。
由于本人有一定拖延症,所以设置了视频格律专栏五天一更,结果昨天第一章出来后,反响还不错。今天就有人催更,其实录视频倒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字幕纠错和背后文字的添加。个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文章中、字幕中出现错别字,但是电脑识别的字幕实在是太多谬误,眼睛都改花了,还不一定能够精准。个人视频中最大的工作量就是被修改错别字给占掉了,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其实这个毛病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一样,写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一般都是一气呵成,关键是输入法的错别字既低调又恶心,即使再三校对,仍然会出现漏网之鱼。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特别是视频字幕,因为本人的口音可能比较重——虽然我自己不觉得,从小到大,别人都夸我普通话好——但是视频课一出,下面的讨论最多的就是口音问题。一开始是音量问题,后来买了个话筒解决了,口音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个问题很难再改进,我的声音我自己也不满意——不是被逼着上场,我还是宁愿偷偷摸摸地在电脑后面打点字。
因此字幕是省不得的,为了大家能看懂,课程也会相对放慢播放速度——我的初衷就是大家能听清、听懂,碍于本人的声音条件,只有在字幕和背后文字添加上多下功夫。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加一块黑板,毕竟在黑板上手写内容比编辑空中飞来飞去的文字要容易得多。而讲平仄格律,是不可能不在屏幕上飞字或板书的,这毕竟也是一门课程。这个问题我还在考虑,大家也不妨提点意见,因为还没有进入板书较多的章节,所以暂时飞字还是可以接受的。
边拍,边编辑,边看吧,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现在练普通话肯定是来不及了,为了达到较好的中气吞吐,我都是努力让自己坐直了,有个上课的样子。其实我倒是更愿意葛优躺着和大家聊天,不过在刚开始拍视频的时候,就被一些朋友指点说没有老师的风范,像是在说梦话,因而才会逐渐有后面的视频样子——感激他们提出的批评,总之是一点点改进。
(昨天写到这里睡着了,今天起来重读前面,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没有团队,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因陋就简,像话筒是有线的,好像就决定了不能使用黑板——一转头估计手机都会掉地上去,所以还是只有在空白区域打字了。)
闲话说了一箩筐,都忘了今天的正题。看几首作品回复一下。
《悼亡兄》
这是一位朋友纪念家兄的诗,在这里先表示哀悼,望节哀顺变,然后我们来看看这首作品。
悼亡兄
由来尚俭立家风,不为浮名与世争。
乐向图書淘雅趣,嗤临阁馆听郑声。
慈颜絮语时扬子,弱弟怀情每颂兄。
误信人生能百岁,总疑噩讯是虚惊。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新韵“十一庚”部的七律,平仄格式应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实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于格律上不能强求。即便是唐玄宗《吊白居易》的七律,也存在着“胡儿能唱琵琶篇”这样的三平尾问题。一是事出特殊,情到深处,不足以律动人心事;二是既哀悼人,就肯定会涉及到人与事的固定词汇,像“琵琶篇”就是这种情况,虽然将《琵琶行》改成了“琵琶篇”用来合韵,但是“琵琶”二字是无论如何不能替代的。
所以,悼亡诗的用字平仄我们不宜强求。不过就像作者自己说的,整首诗作为平起入韵格式来说,唯有第四句的“嗤临阁馆听郑声”中的“郑”字失替——正如前言,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要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