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写作通论学习笔记
喜欢写作的人都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什么是写作能力?
《写作通论》告诉我们:简单地说,所谓“写作能力”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高尔基在谈到文学的诸要素的时候,明确指出:“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口头语言用文字记录下来是“书面语言”,是一切文章“宣事达理、表情写意的唯一工具,唯一手段”。
学习写作以来,一直困惑的就是在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的时候,或者想描述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景致和物件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词儿,甚至会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无奈之下,自我解嘲,“我就写 ‘大白话’”。其实心下明白能写好“大白话”,是一种朴素的语言风格,并不等同于缺乏“文采”。看来,想写出出彩的文章,“语言”关是非过不可的。
《写作通论》“语言”一章对此有全面的论述,主要内容有:
一,提高语言素养
二,语言的“形式美”
三,如何学习语言
首先说提高语言素养的问题。
文中说,“语言文字的素养,无非是字、词、句的问题。”分而论之。
字。常说认识3000汉字就是具有写好文章的文字基础了。“认识”包括了对一个字“音”、“形”、“义”三个方面的全面掌握,否则容易出现错别字。现在用电脑写作,字的“形”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了,出现错别字主要在字的“音”和“义”。
例如同音字:在、再,另、令,即、既,等。用错有对字义的了解不准,还有与语法相联系的问题,在此不详说。
词。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就写作来说,占有词汇的多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老作家冰心说:“一块积木摆不出东西来,两块就有了对立面,三块就可以搭个过门,四、五、六块就更好,可以摆个比较复杂的东西了。拿词汇来说,你没有积累到相当多的话,就没法挑选,因时因地制宜地把它放在适当的地方。”这是中肯的经验之谈,所以积蓄词汇很重要。
书中有一段写到:“缺乏文采总是和词汇贫乏互为表里的。它只能大致做到简单的、一般的表情达意这一点,根本无法做到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甚至传神写韵这一点,也就是说。它只能给人一种‘平面’感,而很难给人一种‘立体’感。而语言如没有描写性,缺乏立体感的话,那是很难动人心弦的。”
词有单音词、双音词、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
* 单音词,在现代汉语里,单音词以动词居多。如:
抓、拉、扯、扶、拖、打、拽、擦、丢、搓、等等。这些词分别描摹不同的动作,用得好是很能使文章增色的。
书中举一例:作家魏巍在《依依惜别的深情》中的一段,“搬家时热闹非常。部队出动了好几十名战士,有人端锅碗,有人抱坛罐,有人扛木头,有人背草袋,有人赶小猪……。”其中的端、抱、扛、背、赶就是各种动作,很有画面感。
* 双音词,是最大量运用的,无论叙述和描写,议论和抒情都会用到。
* 三音节词,比较少,如果把三字一顿的词组算上,用得好,是很富于表现力的。例如作家王蒙写香港歌星的歌声“……声音软,吐字硬,舌头大,嗓子细……”是不是很形象。
* 四音节词,数量多,特别是成语、典故,表现力极强。
可见,汉语的词汇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任何一个词,都有它的意义、声音和色彩。“在选词、用词上是否具有‘分寸感’即‘精确感’,是语言文字素养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志。”
书中是这样写选词功夫的,“选词用语是非常细微、精妙的事。你对它揣摩得越细致,品味得越精确,你笔下的‘分寸感’就越强。所谓语言素养‘深’文字水平‘好’,主要是指这种对遣词造句‘分寸感’的把握。这种‘分寸感’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长期接触,耳濡目染,从而熟谙此道的一种对于语言的敏感性,就是不断熏陶,熟能生巧,从而得心应手的一种对于文字运用的经验。”
句。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想完整、周密地表情达意,是遣词造句。造句的基本法则,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 句子要合“规矩”,就是合乎造句的法则,语句要正确、通顺。这和语法有关,解决的是“通不通”的问题。
* 句子要合“事理”,就是不仅要通顺,还要在逻辑上合乎“事理”。这和“逻辑”有关,解决的是“对不对”的问题。
* 句子要有“情味”,就是语气、色彩要和内容相称、传神,这就比较细微、比较讲究了。这和“修辞”有关,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
* 句子要有“声音”,就是读起来要顺嘴,听起来要悦耳。这也和“修辞”相关,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书中说这样归纳的:“下笔遣词造句时,任何人都是凭‘语感’,而不可能过多地推敲字、词、句。因此,写出的文字好坏,主要还是靠平时的语言文字素养。如果平时注意学习语言,具有精确、细密、敏锐的 ‘语感’,养成了良好的 ‘语言习惯’,动笔时就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笔随心转而无不中节,这才是真正的文字水平‘高’。”
综上述,语言素养的提高是要平时的学习,除了对字、词、句的学习,还要学习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还要多写多练,训练出自己的“语感”。
下面说语言的“形式美”问题。侧重在“句式”的节奏、声音的变化。
* 整齐之美。例如“对偶”成文,两两相对;再如“排比”成文,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句式齐整,上下、前后保持大体相当的节奏和韵律,极富表现力,读起来又朗朗上口,很有气势。
*抑扬之美。例如,一句话内注意词与词的平仄相交,几句话连用则要注意尾句平仄的互相呼应。平仄相应之外,为了上口、中听,还要押大致相近的韵脚。
*参差(错落)之美。例如,在一般的叙述当中嵌入一些有力的“短句”,长短结合、缓急相间,可以烘托气氛,也醒目、警策,这都是重要的修辞手法。
书中归纳说:“从理论上说,我们的汉语如此丰富,如此精微,我们是具备了运用语言来穷尽我们思想感情的可能性的。但是,在事实上,语言和思想总是存在着某些差距,‘言不称物’,‘文不逮意’的情况,即使文字水平较高的人也在所难免。因此,不倦地去学习语言,不懈地去磨砺语言,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重要任务。”
书中例举了很多文学大家语言精到的文字,篇幅所限,只好忍痛割爱了。
最后是如何学习语言的问题。其实前面也涉及到学习语言的问题,此处例举毛泽东主席指出的三个方面。
* 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鲁迅先生说的很形象,“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
* 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例如“蒙太奇”“引擎”“唯物论”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吸收的是外国的新鲜用语,不是使汉语洋化,要保持祖国语言的纯洁。
* 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书中说到几个方法可以采用:
* 泛览文章和精读作品相结合的方法。
* 建立‘语言手册’,注意随时随地、分门别类地搜集词汇的方法”。
* 适当记忆、背诵若干优秀篇章的方法
* 深入实际生活,扩大生活领域,学习活的群众语言的方法。
这个篇章的学习就到这里。
通过学习让我更为明确:学习写作必须学习语言,锤炼“语感”,不断提升语言素养,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感悟、探索、攀登的过程,也应该是有志于写作的人十分乐于付之努力的地方。
学中写,写中学,其乐无穷。
《写作通论》作者刘锡庆先生,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