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课例研讨

2020-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征途漫漫学会悦纳

余老师是如何用课文增加学生知识,训练学生能力的?

余老师的《孔乙己》课例分为介绍背景资料,切入课文教学;概说人物;比读训练;结课四个环节,他的课真的是做到了紧扣教材,以教材为抓手,带着学生往文本更深处漫溯,课堂设计巧妙,训练扎实有效,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得以增加,听说读写能力更是得到了提高。

环节一 :介绍背景资料,切入课文教学

程翔老师说:““切入”可以当作“导入”来用,“导入”不能作为“切入”来使用。“导入”是针对课堂起始环节而言的,“切入”是针对课文而言的。所谓“切入”是指学生对课文初次阅读后,教师为了让学生自然,恰当地进入课文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切入点”的选择往往体现教师的“切入艺术”。

余老师切入课文时选用的背景资料,真的是很巧妙!

背景资料包含了小说的出处,内容,儿童视角,场景设置。讲述儿童视角时,他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儿童视角的作品:《最后一课》《社戏》。

讲述场景设置时,直接具体。告知学生在“咸亨酒店”让孔乙己“出场”和“退场”,依次在文中的第4,11段批注上。还讲解了读小说的方法:看小说应该看场景是怎么设置的,要看人物是怎么出场,怎么退场,还要看故事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高潮的。还回顾了《最后一课》《社戏》中的场景。

这一环节容量巨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余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环节二:概说人物

用“一句话概说”的方式,不仅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更训练他们的品读能力。教师的点评:鲁迅用孔乙己的故事深刻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命运机遇。《故乡》中年闰土是苦难农民的典型代表;《祝福》中祥林嫂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命运最惨苦的妇女形象。这样的点评再次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品析第四段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脸”的重要作用。老师再次总结:打人不打脸,但是人们专门打他的脸,打破他的脸,破他的面子。鲁迅先生的文章往往在细微之处显示深刻的表现力。孔乙己在人们嘲笑他时,都要极力地争辩;他是一个读书人,爱面子,但人们却常常把他的脸打破,有“伤痕”也有“伤疤”,这就是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此处照应了第一环节背景资料中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此处进行详细解释,学生对文本会有更深的领悟。不仅知其然更做到了知其所以然。

环节三:比读训练

    这一环节将第4段和第11段用“比读”的形式进行深入品析,让学生寻找对比点,感受这两个段落在小说中的作用,感受细腻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孔乙己命运的变化。教师给予例子,一“排”一“摸”两个细节表现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两个段落的选择足见教师对文本把握的精准,教学活动的设计更是让学生走进了文本,学会与文本对话,透过表面的文字走进人物的内心,余老师精准的总结:出场与退场,正常与残疾,伤痕与断腿,长衫与夹袄,青白与黑色,眼睛与眼神,文言与白话,争辩与说谎,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孔乙己命运的变化。真是巧妙!

环节四:结课

结课环节,探讨课文开头: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多花一文买一碗茴香豆。这样的开头为全文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再次引导学生分析第11段“摸出四文大钱买酒”的作用,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及时的点拨,让学生明白了鲁迅先生表现人物悲苦的高妙笔法。

通过读余老师的课例,让我对如何紧扣教材教有了更深的领悟,更看到了自己积累的浅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里,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至10——20倍。”唯有不断积累,总结,反思,才能设计出好课,才能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