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四世同堂》
老舍先生的作品,算是我的名著启蒙了。我看过的第一部名著就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那时候,可能太年轻,只读懂了祥子的悲惨生活,而没有了解到老舍先生爱嘲讽那些不良社会风气,那种辛辣的幽默感,那感觉,贼带劲哦!
后续我又补了一些老舍先生的著作:《猫城记》《离婚》《我这一辈子》等,看到一些讥讽人的话,真觉得太损了,也太能逗趣了。
老舍的经典之作《四世同堂》,一百万字,应该是他作品里文字最多的了。久闻其名,却一直未曾拜读。我一直以为它应该是讲一家子家长里短的破事。我没想到:首先,他是如此巨作,一共三部,百万字;再就是,它的立足点远远不止那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
这部作品应该可以算是半纪实文学,它从这个四世同堂的家以及小羊圈胡同的视角,写了八年抗战(那时候还不存在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时期北平发生的事,它容纳了文化、政治、经济、历史、军事等各方面,讲述小羊圈胡同里诗人、教师、商铺老板、相声演员、理发师、教授、汉奸、车夫等阶级各异的人构成的一个小小社会。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心酸也最耻辱的一件事,我们这一代人绝对不会忘记的。因为我们打开电视机,每个台在播。与传统的抗日剧比起来,这部作品它也是特别的。它这里基本上没有枪炮,没有刺刀,而是钝刀割肉,当时的人们在日本人的谎言和压迫中苟延残喘。
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四世同堂的青年一代的三兄弟,虽然同吃一锅饭,而做着完全不同的事:老大要保全父母,留在了北平;老二看到了机会,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做了汉奸;老三是新中国的代表,只要手上有武器,马上会战斗,于是他果断逃出了这个被压迫得大气不敢出的北平,投身于战斗之中。就这一家三兄弟,推而广之,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三种典型的人,试问一下,如果你处于那个时代,你会做谁呢?我不告诉你。
作品分为三部:《惶惑》《偷生》《饥荒》,从日本人突然打了进来给人们带来的不安,到后面知道中国落败,日本人留在了北京,只有忍辱偷生,抗战最后几年里,消耗过多,供不应求,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饥饿。这是这一本书大概的内容,而我想说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一部《饥荒》,我看过一些描写饥饿的书,而这一本给我印象尤其深,每每看到其描写,我不仅感觉到人物的悲惨,也仿佛真正感觉到了饥饿。它没有正面描写过多人的死亡,唯一一个正面描写因饥荒死亡的是四世同堂最小的一辈——小妞子。
小妞子拒绝吃日本人用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混合而成的,日本人给它取了一个好名字的食物“共和面”,绝食而亡。除此之外,书中再没有正面描写一个人因为饥荒死亡。这就是其精妙之处,如果你让一个人饿死,那么他就算是解脱了。死亡对他来说只是一种轻微的惩罚,活着才真是在人间地狱活受。而北平的大部分人,他们受着最残酷的死刑,缓慢的绞刑。他们永远吃不饱,而且那么点食物,可能刚吃完就饿了,所以他们永远活在饥饿之中,每一分每一秒。
人类的历史是耐心等在着被侮辱者的胜利。在书中人物经历各种苦难后,我们希望看到他们的胜利。这当然是能看到的,因为日本的失败早已成为定局。这样的事,就不至于让作为读者的我们悲痛欲绝,无法找得到出口。悲剧之所以特别悲,就因为它无法得到解脱,作品中的人物根本没有出路,这就是所谓的“致郁系”作品。
日本人毫无意外地迎来了它的失败,而北平的人却是如此这般:
“他们都是北平人,有能耐忍受灾难,灾难过去了也不想报复。他们总是随着历史的脚步走,但从来不想创造历史或改变历史。就算风倒着刮,他们仍按自己一成不变的处世哲学生活。”
老舍先生自己看待日本战败,想法可能也和很多中国人一样,我们受了几千年文学熏陶才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他希望中国人要记住仇恨,但也要宽宏大量;而日本人要记住这场战争的教训,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而感到悔恨。”
我们中国人的确做到了宽宏大量,那么日本人是否为错误行为而感到悔恨呢?很显然,一部分人是没有的。
而战后一些日本人站出来说自己也是,受害者,扮可怜,那么他们是否有资格扮可怜?
大抵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可能会有人说,战争并不是日本人民发动的,上战场的许多人也都是被迫的,这些并不准确。
关于这这一点,在《村上春树长访谈》有很具体的解释:
“日本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先生在《影子现象学》中说了‘集体无意识’。他说纳粹德国的所作所为,乃是把那种集体生成的影子转嫁给外部矛盾的结果。
日本的战后也是那样。但是多数德国人战争结束之初把自己也转到了受害者一边,说自己也被希特勒骗了,被夺走了心影,以致倒了大霉——大体只有受害者感觉剩下来了。
日本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日本人心里,自己也是战争受害者这种意识很强,以致自己是施害者这一认识无论如何都要滞后。而且,细部事实总是逃进众说纷纭那个地带。说来说去,最后在自己也受骗上当了那个地方不了了之——天皇不坏,国民也不坏,坏的是军部,就像这样子。这正是‘集体无意识’的可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