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转变&方法实践

高效利用时间,试试以下三招?

2018-10-04  本文已影响1人  zerocards
nathan-dumlao-553945-unsplash.jpg
1.计算可用时间

想上的课学不完,打折季囤的书都堆满了灰,微信加的学习群天天被催,为什么自已行动力就是这么低,为什么自已就是这么能拖?

但素,你是否有算过一天有多少时间可以用于学习,用于做你想做的事么?每天要工作多久?睡觉要睡多长?还有各种闲聊插科打诨追剧购物夜宵K歌要花多少时间?

如果能客观的记录一下每天的时间消耗,会发现自已可以用于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所以要想让自已更高效,得要计算一下“存粮”:
一天中有多少时间可以投入于学习?可以投入于自已想干的事情?

复杂版:
参考time meter 使用介绍来记录一段自已的时间使用情况,统计自已: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时间消耗,从而计算出自已的平均可用时间。

简单版:
纸笔记录三天的空闲时间即可。

计算出可用时间后,将"可用时间"-1小时,以此来安排自已的学习计划。如果减完发现没学习时间,那就先从10分钟开始。每天在学习或最重要事项上投入10分钟,坚持7天后再逐步累加。

2.投入高价值区间

按二八定律: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在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只占一小部分。将有限的时间聚焦于高价值区间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如何判断高价值区间?可以参考以下条件:
条件一:影响时间长
如,培养运动习惯,能影响一生的健康。
条件二:影响面大,是基他活动的基础
如,身体不健康的话,其它活动都无法开展。
如,不擅于表达的话,所学就无法输出,传递给他人。
条件三:契合个人/组织重要目标,能直接/间接带来收益
如,为公司带来重要客户。

3.认识自已,做好精力管理

高效利用时间基于好的生理条件,尤其是需要长期保持高效利用状态时,更是需要了解自身身体状态,结合精力曲线,分配合适的工作/学习任务。目前实践有效的几个小TIPS有:
---保证7小时以上睡眠
---重要工作安排在早上
---用粗粮代细粮更不容易困顿
---步行10000步,微汗但不累,精力更佳
---多笑,多想愉快的事
---工间适时休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