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

[原创文集]乡村振兴,刻不容缓

2018-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旅17旅服本

旅17旅服本          韩春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拿我的家乡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来说,今年以来,威宁自治县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通过抓组织领导、抓政策扶持、抓技术指导、抓示范点创建、抓龙头企业带动、抓利益联结、抓督查考核等多项工作措施,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助推乡村振兴。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治安良好是治理有效的重要体现。乡村治安状况与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一个治安混乱的乡村,产业往往难以兴旺发达,乡风往往受到不良影响,而威宁县在治安和树立良好的口碑上则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如果一个地区治安状况较差,一些外地企业就会对当地投资有所顾虑,导致当地产业不兴旺,部分群众难以安居乐业,甚至有的人员“违法致富”并产生不良示范效应,诱使不少人员同流合污,严重败坏当地乡风文明。因此,确保乡村安全和谐有序,社会治安良好,让父老乡亲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显得愈发重要。另外,在加强治安的同时,我们也要恪守自己的本分,不要做一些违法的事情,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为自己的乡村献一份力。

    当前的国情,农情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对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迫切要求和实施的可能这也是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我所在的家乡目前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例如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年龄知识机构,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突出等问题,现实制约着乡村的发展。而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跟着党的指挥“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清除阻碍下乡各种障碍,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注入新动能。”此外,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防止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科学认识当前农村现状,防止出现去农村化,产生悲观,畏难情绪。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防止出现政府干,群众看的“两张皮”现象。要强化责任担当,转变观念,防止出现等靠要,应付交差,无所作为现象,要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防止照搬城市建设模式,搞大拆大建和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倾向。要坚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抓好落实,防止出现把现代农业建设完全等同于乡村振兴的倾向。

    在“乡村文明建设”专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而我的家乡属于喀斯特地貌,则更需要我们小心,仔细的对待这个问题,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生动描述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个“树”就是源头的源头,所谓“无木不成林”,这个木从哪里来,就是靠我们大力植树造林,不仅要在植树节植树,而且要在平时进行植树,要在宜林荒山植树,优化植树品种,改善林份结构,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最后,家乡的生态文明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维护,而不是单纯依靠他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