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苑内刊故园情怀侃侃而谈

儿时的年味|卷炮竹

2019-01-11  本文已影响188人  泗四坊方

2019.1.11星期五腊月初六小雨

儿时的年味|卷炮竹
羽西X简书联合征文,打开了我的记忆闸门。《炸粑》《钢丝枪》歪歪扭扭地写了出来。简书员工发来简信,希望我日更《儿时的年味》,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征文篇数不受限制。当然,凭我的烂笔自愿放弃得奖的奢望,写几篇放在千余篇征文里垫垫底,捧捧人气吧。这么一想,我也就没有牵掣了,再码篇《卷炮竹》。切记: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万万不可模仿!

幼小之时,我家房子叫新屋。

一箭之地,有座由三道大门串起来的老屋,三道门可不是一个方向,里面有几个天井。最后进的堂厅地面上,一年到头,就像一整张潮湿的花边绿色地毯铺在上面。墙壁最下层是生满铜锈的长石条,石条上面有三层烧制的大青砖,就在这青砖上,布满了厚厚一层刺鼻的白色盐霜。

每到腊月初,我就用个竹片儿轻轻地把这些盐霜刮下,用瓦片收集起来,搁阳光下晒晒。

我家锅台里边,有个专门集中木炭的瓦罐,我从里面挑选几块松木黑炭,用擀面棒研成极细的粉末。

这些晒干的盐霜和炭末,就是我卷炮竹重要的原料。这还不够,又到药店买上二分钱硫磺研成粉,这才备齐白、黑、黄三种粉末。这里交待下,三样粉末要分开保管。

我用吃饭的筷子小头做卷芯,把纸卷成筒口,用手掌在桌面上使劲地推着转起来,外层接头用一粒饭黏住。抽出筷子,左手扶卷筒,右手捏些黄土灌进去,用筷子揣两下,并测下筒口深度,在筒外做个记号。

我找来妈妈做鞋的钢锥子,锥个斜孔,插上用汉皮纸卷成的引子,再灌进白、黑、黄三色混合粉末,装些黄土封好头,这样自己生产的土炮竹就大功告成了。碰到谁家做喜事,就设法去弄几片红纸条子贴在外面,就更好看了。

大年三十晚上,各户吃饭前点燃百籽鞭。年饭后,我与小伙伴们提着灯宠,挨家挨户跑,待十点回家,两个褂子袋就装得鼓鼓囊囊,有时也得十几小鞭。

初一早上,父母先放一挂百籽开门鞭,烧热洗脸水,就喊姊妹们起床。

凌冽的寒风阻挡不住老老少少往前嘴子集中。先到的叔叔早已拆开2千响的大鞭往竹竿上绕,红红绿绿的鞭如一条长龙,盘住两丈长的竹竿,几十口人全部到齐了才点燃鞭引,小孩子们拽着大人衣,也有大人捂着小孩子耳朵,只听到嗤嗤嗤,接着叭叭叭响起来,鞭炸结束烟飘走了,撞在对面高山上回音还在激荡。

接着,我把两颗自制的土炮竹插在冻地里,左手搭在左膝盖,半蹲撑开弓字步,右手上火香用嘴吹下,颤颤抖抖地伸到引线上,“嗤”火花一现,急忙抽身,捂紧双耳“啌咚”纸片和沙土炸得纷飞。

待大人们回家烧早饭,我就在红绿纸屑堆里翻找未炸响的哑子鞭。吃过早饭,又到前嘴子扩大范围找一趟,生怕遗失了宝贝似的。

有引子的鞭二三个捏在一起,用火钳夹住火炭去点,有时,鞭把火钳上的火炭都被炸飞了。没有引子的鞭一一拆开,集中鞭药,如法炮制,卷上二三个炮竹。初一中午,那单独的一声“啌咚”就是我卷的炮竹响声。

儿时的年味|卷炮竹

#羽西X简书红蕴新生#活动传送门羽西X简书万元现金红包征文|你还记得儿时的年味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