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城堡
这是爱情热烈的安稳,仿佛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 题记
一本好书便是一个新奇的世界,这个寒假我陷入了《围城》的世界里。我想逃出去,并试图以钱钟书的心态来面对这清晰而又模糊的围城。本以为这是一本深涩难懂 的书,哪里晓得书中处处是譬喻,好些我也曾记得老师提起过。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之说,然而,当他听人说到“围城”,并且经过后来的坎坷,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人心理活动的诠释。
读了《围城》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主人公方鸿渐经历恋爱又失恋,求职又降职,最终与一个不深爱的女子孙柔嘉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发现彼此的缺点,彼此猜忌,苦闷度日,最终婚姻破裂,两人此后分道扬镳。这充分体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明夹击下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状态。
钱钟书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叙述故事的。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淨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所以啊,别期待幸从天降,不轻易地刺最是疼。又如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好一个要害相思病!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不重要,没必要的事情就不必做了。
其实也甚是喜欢书中这个小故事。拿到一串葡萄,你会从好的开始吃还是从坏的开始吃?按理说,从好的开始吃的人理所当然应该比较乐观,因为他所吃到的每颗葡萄都是所有葡萄里面的;而从坏的开始吃的人,理所当然应该比较悲观,因为他所吃的每颗葡萄都是所有葡萄里面最坏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从坏的开始吃的人,他还有希望;而从好的开始吃的人,只有怀念。而现实也正像是吃葡萄一样,往往有其两面性。你所认定的好,或许恰恰就是坏;而你所认定的最糟的境遇,或许就是希望。困难坎坷也不过是一时的过度,光总是在漆黑的时候显现出价值。愿世人心中的城堡永远美丽,不似“围城”那般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