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是一场遇见自己的过程
“敏感的人会被动性的洞察对方的难处,就不能无动于衷,总想着为对方分担一些,就算是要委屈自己。往往敏感的人在事情未发生前就提前自我创造了痛苦。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着。”
---------太宰治
敏感的人都活得小心翼翼。
某个躺在床上失眠的深夜在朋友圈刷到了一个朋友投的“今夜话题,敏感的孩子有多难”,乍然看到这个题目,内心有些许的触动,因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看到也感受到因为敏感所带来的绝望与悲伤。翻看下面的评论,不禁有些心疼这些敏感而又孤独的存在,生活在反复的自我怀疑中。
“活的很累,别人的一句话都会自己揣测很久”
“内心煎熬着的时候,别人只觉得你是矫情”
“敏感的人总是过于自省与内疚”
……
“外向的孤独患者自我拉扯。”
-------《孤独患者》
敏感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内心的折磨,由此引发的还有一系列的自卑,孤独与抑郁。
就像太宰治笔下的叶藏,良好的出生和家教并没有让他拥有一颗阳光,温暖的心,相反他生性敏感害怕人类,却偏偏将自己伪装起来以此来获得别人的关心和爱。
他知道怎样让别人开心,却不能让自己开心,他将自己的敏感藏于温柔的表皮之下。然后用它去剖析这个世界,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揣测着,学习着,最后学到了一堆毫无意义的伪装与欺骗。
他可以轻易地知道别人的需求,却将自己深藏起来,无人理解,没人理解他的阳光,也没人理解他之后的骤然颓废。
就像文末,曾经的酒吧老板娘所说:“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了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呢”只剩下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不断的自我拉扯而落得自卑,孤独又抑郁的下场,徒留一句“生而为人,我很遗憾”。
而这大概是每个敏感患者都想要摆脱敏感的原因吧。对外界环境改变的过度敏感和过强的洞察力使得自己总是忍不住思虑太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自我折磨。
阿贝尔.加繆笔下的默尔索是一个冷漠的仿佛游离于社会边缘的局外人,用那颗敏感的心洞察到掩藏在日常看似平常生活表面下的荒诞。每个人都要按着一套潜在的社会规则生活却不自知。
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的人要接受所谓来自正义化身的法官以及各层人士的审判;仓促而慌忙用餐的“奇怪女人”不过是在麻痹和欺骗自己;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要被神父再三的说服....这一切来自平常生活的荒诞被默尔索察觉了,所以他不愿让自己被这样的生活所奴役。他选择用自己不被理解的方式去追求他向往的光明来对抗他所洞察的世界,不说假话,决不妥协,最后依然是不被理解的死去。
无论是叶藏还是默尔索,亦或是这个世上敏感的你我他大抵那些内心的挣扎都即尽相似吧。渴望着爱,渴望着与别人更近一步,确屡屡因为那些不合时宜的敏感始终与这个人世界保持着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局外人,那些热闹在那颗敏感的心理不过是一个人的荒芜。
所以啊敏感的人生来就注定会感受很多痛苦。但不敏感,变得麻木,阳光,事情就会有所转机吗?不一定吧。因为敏感者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感受到的世界是另外的人很难感受到的。
敏感的人更能容易的发现那些细碎而平凡时光里的小确幸。她们能听见来自星星的歌声,会因为一朵花开而喜悦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帮助而感动不已,也会因为空中那朵飘散的蒲公英而惊奇,她们总有那样的能力将眼前的苟且转变成诗和远方。
就像叶藏,我本想这个冬天就去死,可正月里有人送了我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制和服作为新年礼物。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那还是先活到夏天吧。因为此刻一点点的美好就愿意给明天更多的期待。默尔索这个冷漠的局外人再看到朋友一家平常的夫妻生活会对婚姻有所期待。
敏感的人因为自身会感受到来自人际方面的攻击反而会更关注别人的心情,会温柔又体贴的对待别人。就像娱乐圈里备受好评的何炅,对外界环境的敏感使得他感情细腻,有很强的同理心,在他们这类人身边总能被照顾的很好。
某一期《向往的生活》邀请了佟丽娅,大家纷纷猜测是新疆女星,提名了:佟丽娅,古力娜扎,迪丽热巴。这时何炅小声的补充说:麦迪娜。出演了《还珠格格》,《幻城》的麦迪娜一直没有名气,很多人可能甚至不知道或忘记了这名女星,但何炅记得,还能在她被大家遗忘的时候提起她。
何炅和黄磊去菜市场买鲍鱼,阿姨卖8块一个,黄磊和阿姨讲价后二十块三个。何炅就挑了三个小的,因为他知道阿姨生活的不易。
温柔的人更能体会别人的不易与心情的变化。更能照顾好周围的人。
所以我想敏感的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完全的抛弃敏感,而是学会与自己和解,减少自己的内耗去变成温柔又精致的人。而与自己和解,第一步就是接受那个敏感的自己,,只有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你才有机会认识当下真正的自己,才能一点点将自己重构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你要相信不论面前的境况有多难熬,始终没有到不了的明天,过不去的苟且。
所以我始终相信,此刻正被敏感所困扰的人,终有一天,会遇见丰盛的自己。
那些的人啊温柔又精致,像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星星一样,虽小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