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弗洛伊德,就读曾奇峰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学习心理学,是因为学习家庭教育的同时被带入的,似乎有点“被迫学习”的味道。学习教育学,是为了懂点育儿的本事,不至于把孩子“带偏”了。再精进一些,学点儿童心理学吧,懂点孩子的内心世界,兴许沟通起来更容易。不曾想“一进心理学深似海”,宝藏是越挖越多,而最大的受益者竟然是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要感谢孩子。
于育儿,光是学习教育学还不够深刻,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是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造就的,而性格决定命运。很幸运,能在这个教育学与心理学普及的时代做妈妈~“坐享其成”。
我接触的心理学学派不多,但接触了“曾奇峰的精神分析”以后我就再也挪不动步子,我感觉到自己已经找到了“伯乐”。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也是从曾奇峰老师处了解的。读曾奇峰的文字,能明显感觉到他对弗洛伊德的强烈认可,他用大篇幅的文章描述弗洛伊德,并用他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将精神分析这门深奥的学问有趣地展现给读者。所以读不懂弗洛伊德的原著或译著,读曾奇峰也是不错的选择。
曾奇峰说:精神分析没有囊括所有的心理学学派,但是所有的学派一定有精神分析。他还说:精神分析是一门育儿鉴赏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育儿学。
心理学有很多学派,一开始接触不知道怎样选择。有人说:假如你不知道怎么选择,那就相信自己的感觉,你的感觉就是答案。而作为育儿新手,选择精神分析自然是最贴切的。
我学习这门学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曾奇峰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我阅读了他的所有著作,在他的文字里我感受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分享和传播他的思想,风趣幽默、自然又真诚。武志红评价他为:最有烟火气的心理学专家。
刚开始接触心理学,激动,憧憬,入迷,还有很多情感共鸣。我开始分析伴侣,分析父母,分析自己,可越分析越迷茫,越分析越乱。
最后我得出结论:心理学没那么简单,自我剖析如果运用不当,还容易把自己带偏。
相对于心理学,我学习家庭教育比较得心应手,这似乎与自己的心理年龄有关,总感觉自己离孩子特别近,好像对他们的感受特别敏感。我忍受不了他们伤心、受委屈、受欺负,接触了心理学之后我才明白这叫“投射”,我把孩子投射成了早年的自己,所以特别感同身受。
入门心理学后,我一心寻找答案:人为什么会自卑?为什么会自我攻击?为什么会抑郁?为什么看到别人优秀会嫉妒?为什么总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明明知道一些行为不可为,为什么还要一直重复?……还有与亲密的人之间,那些络绎不绝的冲突,敏感的神经做出的反应:无力,抑郁,内在的战争,不弄个究竟,精神大厦就会崩塌。
我有时候又在想,我真的有问题吗?是因为学习了心理学而把问题硬套在了自己身上,还是真的有问题呢?非也。确切地说,是自己内心的冲突正好与心理学契合了。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帮助人“解决”内心冲突的学科,自然就符合大众的心理特点。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内心冲突,即使是心理学家也不例外。
心理咨询师有心理督导,而作为普通人,没有心理督导怎么办,我们只有提升自己的认知——自救。如今的心理自助读物越来越多,还有线上、线下各种学习渠道。可我认为,读书也能被“心理督导”。
读一本好书,其过程就是在与作者建立关系,比如读曾奇峰老师,就是在鉴赏他的人格,从他的文字里学会用另外的视角思考和看待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的专业性和丰富的经验,值得一再学习。
他也曾说过:有的人具备了一定的人格底子,自学心理学也可以让自己成长得很好。
提升了一定的认知后,我时常从最亲密的人开始觉察,父母,伴侣,孩子,这些关系里夹杂太多的“爱恨情仇”,感受上的冲击会更明显。当我认为这种“恨”是心理问题的时候,得到的解释却是:这些复杂的情感,反而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应该具备的,因为爱和恨是“人之常情”。曾奇峰老师称之为“神经症人格”。
但是,精神分析的任务是研究潜意识,它的专业性偏向于解释症状,偏理论性的。如果没有专业的心理设置和辅导,很难理解潜意识。可当我们把它作为一门深奥的“育儿学”来学习,却有助于我们培养人格健康的孩子。
读心理学书籍,虽然不能立刻改变自己的行为,却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一个人的“成长程序”并非易事。假如我们带着觉知开始向内看,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感受,并给自己的感受“命名”,比如自卑,恐惧,羞耻感,就能在心理学对应的术语中找到它们的成因。
“感受”一旦被解释、被分析,慢慢地就会变成我们意识的记忆,复杂的内在也开始变得清晰。再进入新的客体关系时,在关系的练习场不断碰撞,新的体验更替旧体验,成长就发生了。
所以,不管是求助专业,还是自学,成长都在发生。
曾奇峰老师说:精神分析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运用其治疗心理疾病需要漫长的时间,如果你只需要改变行为,可以选择其他的学派。但是精神分析可以改变人格。
“如果觉得精神分析不好玩儿,还有很多选择。”——曾奇峰如是说。
无论是对心理学感到好奇还是有真实需求,选一门“学派”罢。学到最后,也许很多的症状已然不再需要“分析”。保持好奇心,不断拓宽自己的心理边界,毕竟人活一世,没有什么比“认识自己”更酷了!
大家好!我是沐一。入驻简书不久,发表了第五篇文章。育儿十年,我自考家庭教育指导师,辅导过200多位家长。我也是心理学爱好者。在此,我将持续输出:亲子关系,伴侣关系,自我成长实修,故事,还有读书分享。如果喜欢的话,真诚邀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您的激励是我创作的动力~感谢~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