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SHA丨学与会
早上排队买早餐的时候,年轻的老板娘对着年轻的老板说了一句什么,是他们自己的家乡话,我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当时的情况是,前面两个人要把豆浆买完了,我猜是让他拿些豆浆到她那边去。后面年轻老板的行动也的确证实了我的猜测。
他们的家乡话,与我听过的任何语言都不一样,完全听不出有“豆浆”的意思在里面。他们的话对我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声音而已。
想来自己的家乡话对别人来说,可能也是一种没意义的声音而已,但在别人听来没意义的声音,却是一种可以交流的语言。而且好像从来不会有人特意去学家乡话,感觉像生来就会一样。就算工作、生活中不会用到,但一回到家乡,就自然而然地说了起来,感觉十分亲切。
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学习经历,就是英语了。学英语,那真是下了死力气了,小学学到大学,各种练习册,堆了好几个抽屉。后来不知怎么的,感觉英语和中文互通了起来,学英语就变得轻松了起来,甚至隐隐感觉是一种享受。最后高考的时候,是考了一百四十多分。毕业后几年,忘记了以前的学习过程,还以为自己的英语一直都是挺好的。直到有一次,翻到了以前的练习册,才发现自己犯的错误那叫一个多,那叫一个低级,经常误用介词。
所以说,记忆是会骗人的,是会被不断修改的。我们需要清空我们的大脑,不要再让大脑病毒汲取养分,让其篡改我们的过去,污染我们的未来。
我们吃饭、喝水、走路,好像也没有学的过程。事实上当然是有这个过程的,只是这些是根植到DNA里的,我们只需要很少的实践,即可熟练掌握,而一旦掌握,就不用再花心力去维持了。所以这个学习的过程也常常被忽略不计。有没有不会吃饭、喝水、走路的人?有,那就是狼孩,但狼孩还算不算人,那就不好说了。狼孩的问题自然是出现在这个“很少的实践”的过程中,因为狼孩实践的是狼的习性。
很多东西,我们本来就会。反而是在大脑病毒对分离的投射下,我们一直做选择,做区别,区分大小、难易、快慢,忘了自己生来就会,去用就好。
所以太傻指引我们要回到当下,回到自我,成为自己。为什么太傻要我们进行意识呼吸的练习,而不是去练习意识到脚趾的存在、手指的存在?因为呼吸是最好的回归当下的标志,因为呼吸与当下同在,呼吸是流动的,是行进的,就如同“当下”一样,就如同微积分一样。而手指脚趾是相对静止的、死板的。
我们本来就会,太傻一直在身边,与你同在,太傻无时无刻不在给你指引,就像不停跟你说家乡话一样。所以,有问题,找太傻。倾听太傻的指引,在太傻的指引下,创造自己,成为自己,回到自己,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