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如果表现不同的水流:《十二水图》
虽然知道水或潺潺流动,或奔腾跳跃,或波涛汹涌,可真要是用画笔来表现动态的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南宋画家马远,即有一幅水图,分为12段,表现了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下,水的12种流动方式。
第一幅:

这第一幅只留下了一半,没有了标题,应该是左半部分遗失了。
我们看水流,烟波浩渺,在无限远处与天相接。
此刻的风较为硬朗,大概是深秋的风,水面形成了一个个尖尖的突起。

这幅画上有宋宁宗杨皇后的题款:洞庭风细。
我们看这个水纹就柔和了很多,微风拂过,流水轻轻地波动着。
水面上似乎有淡淡的光泽,连远处的天空也充满了柔和的光亮。

这个水纹就非常庞大了,既波涛汹涌,又不失优雅之势,起伏跌宕中激起了很多小浪花。
日本浮世绘中很多浪花的画法便与此相似,应该是受了马远画法的影响。

这幅画给人一种清冷之感,水纹是长长的线条,应该是溪水在轻轻地流动,遇到石块的撞击阻拦形成了曲折的回旋。

这幅画又变得气势磅礴了。水面上被翻起层层巨浪,浩浩荡荡奔流而去,像一只训练有素斗志昂扬的军队。
画家虽然只画了几组波纹,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一望无际的水面,巨大的水流奔腾而过的那种气势。

这水流张牙舞爪的样子,一看就是脾气很坏的水。画家把浪花画的好像张着大嘴准备互相撕咬的一群恶龙一般。
画家用较为浓重的粗线条描绘出巨型的大浪。同时,水面倾斜也给人强烈的不稳定感。

极目远望,秋水清澈悠远,与天相接。水纹细细的,一波接着一波。
水面上,两只水鸟在飞翔。
整个画面给人以悠远而开阔的感觉,回忆往昔,忧思今古,意境深远。

这里的水则显得厚重得多,具有一种压迫感。
天空中阴云密布,云头压的很低。
阳光透过云层,分开了天和水。
这幅画让我想起一个名词:风起云涌。

阳光照在水面上,呈现出一种透明感。
微风吹过,湖面泛起清波。
整个画面好像一位长相姣好的少女,明艳而脱俗。

天地一片昏暗,水面上是巨大的波纹,掀起的浪花飞腾在半空中,给人以一种气势雄壮的感觉。

当太阳在远山云雾间升起,平静的水面上也被染上了一层红色的温暖。
此刻我们注意的似乎不再是水面,而是远方的红日。
在所有的画幅中,这幅“晓日烘山”像是一个突然跳跃的音符一样,让观者的视线游离开来,又似乎并没有完全脱离水浪的主题。
就连杨皇后标注的题款,也是一样的感觉。

极细的水纹,间或几个小小的浪花,呈现出一种梦幻的效果。
12幅水画,各有形态,体现了画家对水的悉心观察和用心体验。
《十二水图》,绢本设色,原本为册页画,后被重新装裱,成了现在的长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