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5
【《奇特的一生》·Day4·时间“成本”核算】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5日。
一、原文: P45 我浏览了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篇论文的“成本”: 准备(提纲、翻阅其他手稿和参考文献) 14小时30分 写29小时15分 共费43小时45分 共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看起来,早在1921年他对时间统计已经研究停当,可以准确地算出每项工作的时间消耗。 他做时间统计,也善于做时间统计。 有些作者在稿子上注明完稿日期。写上具体日子的较为少见;写明从几日到几日的,那就更少见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时,我是头一遭见到。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台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二、我的阅读日志: (请写在这里)
原文介绍了柳翁撰写的《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中,明确表明了完成此篇论文每个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并且精准到了分钟,看来,柳翁当时已经非常善于做时间统计了,能够把时间核算得非常精准。
我在昨天的日志里写到,在做时间记录以前,我们要先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在除夕的晚上,我依然和往常一样,定下了来年的目标,做了一个有追求的人,哈哈。那么,今天是大年初一,我要开始记录我的时间,踏出第一步^_^
三、崔律阅读指引: 思考:核算“成本”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核算“成本”? (如果在日志中已回答这个问题,此处可无需重复回答;若没有的话,可写在这里)
核算成本的意义,在我看来,主要有三方面:
(1)了解自己做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便于未来做计划,做预算。
(2)便于回顾过去的时间,衡量时间的价值,便于做分析,做总结。
(3)可以提高时间的敏感度,与时间做朋友。
(4)还可以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