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具有什么样的实体地位?

2016-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正儿八经逻辑

西方形而上学在经过认识论转向之后,大多数哲学家都将「心灵与身体的关系」(mind VS physical parts) 类比于「实体与现象的关系」。他们由此认为,「心灵」与「身体」也是不同的,并且「心灵比身体更基本」,因为只有被心灵经验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其他一切都依赖于心灵。这种认为「心灵才是最真实的存在」的观点,被称作「唯心论」。唯心论者「把心灵当作一种确凿无疑的实体」的观念是古希腊哲学家所没有的。

这时,出现了3种对「心灵具有什么样的实体地位」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1. 存在多种实体,心灵是其中一种实体。(多元整体论)
  1. 笛卡尔 认为「至少存在2种实体 —— 心灵和身体,它们不仅各自独立、还可以交互作用」。然而,「各自独立」和「能够相互作用」是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Descartes 假设出第3种实体 —— 上帝,他认为「上帝是保证其他独立实体相互作用的媒介」。由于他认为「上帝保证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他的观点可以暂且被说成是「多元整体论」
思考:Leibniz 的复杂思路,到底在试图解决什么问题?

<small>Leibniz 试图解决的是:要使 单子1 可及 (accessible to) 单子2 ,只有通过上帝这条「本体世界」的路径才可以实现。在「现象世界」,单子1 只是可及 单子2 的 象/现象/表象 (the image of it)。无论是本体世界、还是现象世界,都是我们可以通过理性加以把握的,都是理性构造出的「可能世界」[1]。</small>


关键概念:笛卡尔 Descartes (二元论, 多元论)|斯宾诺莎 Spinoza (泛神论, 一元论)|莱布尼茨 Leibniz (多元论, 个体主义)


  1. 什么是 可能世界 (possible worlds) ?先讲个非虚构故事:显然,现实世界中的你正在阅读《心灵具有什么样的实体地位》这篇哲学笔记。站在当下,我们可以想象,要么你接下来看懂了、要么你最终没看懂。此刻,我们构造出了3个世界:你正在看但还没看完的「现实世界」、你看了并且看懂了的「可能世界」、你看了却没看懂的「可能世界」。严格来说,这3个世界都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世界 —— 这种可以被人类理性所构造并理解的世界都是一个个可能世界 (possible worlds)。关于「可能世界」的详细讲解,参看《什么是可能世界》一文 ➡️ http://www.jianshu.com/p/62986f0ee0c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