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5分钟商学院

学习笔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不断更新

2018-11-19  本文已影响88人  姜骁凡

[学习打卡]:骁凡

[打卡日期]:2018/11/19

[累计坚持]:这是我坚持学习的第193天☀️

[学习内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断更新

[学习笔记]:

1⃣️概念:不断更新

轻功,也许是借助了某种当时的“可穿戴飞行器”;点穴,也许其实是超强肌肉僵硬药物瞬间注射的结果。但是“60年的功力”就像Word文件一样的传来传去,几乎不可能,因为它违反了“时间律”。

什么是“时间律”?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偷不来、抢不来、要不来、用钱买不来的,获得它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时间换。比如,你用1个亿都买不来会骑自行车,但却可以用三个小时的练习时间换来。

习惯,就是典型的符合“时间律”,也就是花再多钱都无法瞬间获得,只能用时间换的东西。你只有坚持不懈地站桩、扎马步、打梅花桩,才能不断精进,用时间,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2⃣️运用:如何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史蒂芬说,你需要养成第七个习惯,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方面,对自己“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第一、身体。

想要在商业、管理、个人方面做得更优秀,你必须有非常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最底层的工作者靠体力,中高级管理者靠智力,但最顶级的企业家,又回过头来靠体力。

万达创始人王健林一天要出现在4个城市,苹果CEO库克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身体,就是你的手机电池。没有一块大电池,或者电量始终在20%以下,是成不了大事的。

那应该怎么办呢?吃营养的食物,充分休息,以及定期运动,有规律的作息习惯。身体训练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第二、精神。

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需要不断训练的。

第三、智力。

智力,就是你手机的操作系统。智力训练,就是增加操作系统的功能,安装各种APP。

怎么做呢?

多读书。虽然微信上有很多文章,但大部分微信文章的内容比较碎片、甚至比较片面。、

可以试着至少每季度读一本书,然后每月读一本,然后每周读一本。“得到”里的“每天听本书”是个很好的快速获取书籍精华的方式。如果你对某本书深有感触,应该再把全本找来,仔细阅读。

多写作。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你会发现,你以为自己想清楚的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想清楚。写作,可以帮你把囫囵吞枣吃下去的知识,消化吸收。

可以试着至少每个月写一篇文章,公开发表,接受大家的质疑。这些质疑,可以进一步帮助你完善思维和知识体系。

第四、社会/情感。

还有一项必须不断训练,持续积累的,是社会关系,情感连接。

给予价值是最好的建立人脉的方式。你能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如果不能用价值浇灌人脉,那就只能用人品抵押。抵押到最后还不起了,你还想借,就会破产。

人脉,不是那些能帮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

所以,持续的给予价值。这是更新、积累人脉的唯一方法。给予,减去索取,等于人脉;付出,减去回报,等于胸怀。


3⃣️小结:认识不断更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七,是“不断更新”。习惯,无法通过吸星大法瞬间获得,需要不断训练,持续积累。

不断更新,就是通过身体、智力、精神、和社会/情感四个方面的不断训练,磨砺前面六个习惯,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思考应用]: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当中一共讲了7个习惯,前3个习惯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是让我们从依赖型人格走向独立型人格,再然后的3个习惯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和统筹综效,这是帮助我们从独立型人格走向互赖型人格。而最后一个习惯,不断更新,我认为是这6个习惯的内核。无论在哪个方面,如果我们停止更新,那就意味着我们将会被落后。自我更新,终身学习才是应该坚持的事情。

2⃣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四个方面都很重要,我们要合理规划,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只放在某一方面,而不顾其他的事情。(这里用到要事第一思维)。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维持好体型和形象,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提升智力和构建优质良性的人脉圈子,都会帮到我们。一个人提升,往往是整体上的提升而非单方面。

3⃣我们要让自己多被成长型思维主导,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更新自我,而不是停在原地被固定型思维禁锢。

[坚持习惯]:

学习+联络家人+思考+运动+看书

[今日感悟]:

连续发烧3天有点迷糊。但是这过程当中坚持了学习和运动,也算小小突破了自我,开心!加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