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简友广场

在路上(102)穿着棉衣露营

2025-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妞

白天小雨淅沥淅沥,气温骤降温度计上显示:14度!这是要在室内穿长衣长袖的节奏。

早晨慢跑,白天忙完自己的事晚上出来散步成为一种习惯,穿戴整齐按照惯有的线路一边健步走,一边听书消磨时光。

返回到小区对面的停车场的时候,看到一辆新A车牌前两个男女边吃饭边聊天,听到家乡的口音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询问:“乌鲁木齐来的?口音咋这么亲切?咋这么晚才吃饭?”

“我们从昌吉过来的到这有点晚了。”女人应了我的话茬。

“安徽的。”男人做了补充。

“我听着有周口的口音。”这乡音太亲切了。

“我们和沈丘只有25公里。”男人解释。

“怪不得,近老乡。”我明白个大概,“看你们餐桌上的装备就是经常出门在外的。”

“出来好几年了,趁着腿脚好就出来走走看看。”男人倒是豁达。

聊天中他们结束晚餐,也可以说夜宵。

可能是天冷的原因,我做着弹跳运动,那对男人和女人也站起来说话,我一看乐了:“先见之明,竟然穿上棉衣了!”

“这里一直这么冷?”女人疑问。

“平时中午25左右,也能穿短袖,夜里只有十几度,今天下雨气温下降不少。”我抬起手腕一看,“现在10度。”

“我们那边热,专门到这边来避暑。”男人解释。

“兵团还是地方?”能设备齐全地出来旅游,经济是根本。

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我们在昌吉做生意,买房把户口落在那里。”女人接上话茬,“不过儿子一家回内地了,孙子要上学。”

“我们春节回老家过,开春到昌吉,夏天在新疆找地方避暑。”男人语气肯定,“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干涉,趁着手脚允许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你们的理念超越了很多同龄人。”说实话我自愧不如,多多少少还担忧孩子的生活,尽管帮不上实质性的忙。

看看时间不早了,天又冷,附近的游客已经钻到帐篷里,我又带着好奇询问:“能看看你们车里的结构?”

“可以,可以!”夫妻两个同时答应。

“这是个七座车没怎么改装,后备箱是生活用品。”男人打开后备箱给我看,那是一个方钢焊成的置物架。

“家里有的用具车里都有,不过液化罐小一点。”女人补充。

他们有打开侧门:“我们把座位取下来,焊了架子上面当床,周围装了灯带,下面有两个电瓶用电量就够了。”男人颇为自豪,女人十分欣慰。

“就这么一直玩下去?”我有点羡慕的口吻。

“我们都六十多了,跑不了几年,跑不动的时候,再卖掉昌吉的房子回老家养老。”男人语气平缓。

“家里没有暖气,到时候装上壁挂炉也能过冬。”看起来人家早就有安排。

让我佩服的还是这对夫妻的理念:

辛苦半辈子没有继续给子女当牛马,而是根据条件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

我也不禁内心嘀咕:“这个冬天到哪里度过?在北方一年多还没有到天津、大连,要不今年冬天安排上?以后冬天到南方旅居,夏天回到本地避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