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197)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91888/c28bade6275df6f2.jpg)
鲁肃见甘宁带兵走后,并不听见营前有喊叫鏖战之声,得报张飞送来一信。心想,张飞这种好战的大将,今日到了营前不战,却送什么书信来,必无好言语,定是诸葛亮在芦花荡擒了都督,知道周瑜有气,故意致书,信中必是戏谑、侮辱之言,好让都督气绝身亡。千万不可使这封书信被周瑜看到,让我先藏过了再说。
鲁肃便对众将使个眼色,要他们注意都督的病情。一个人悄无声息来到头营上,等甘宁回来交令时,先将他截住。
不一会儿,果然见甘宁进了头营,要往中军交令,鲁肃连忙叫住他:“兴霸将军且慢走,下官有话相告。”
甘宁到鲁肃面前问道:“大夫有何明谕?”
“闻得张飞有书信与你?”
“是啊。乃是诸葛亮致书于周都督的。喏,便是这封书信.”甘宁说着,举起书信示意一下。
“待下官一览。”
“大夫,都督的书信岂可擅自开拆?末将担待不起。”
鲁肃就说,都督的身体每况愈下,再也不能受大的气恼了。你不是不知道,孔明气人、吓人的本领特别大。前番在取三郡时,他也曾来过一信,都督见了当即昏厥。所以,今天他来这么一封信,你我决不可贸贸然交与他,我先看一看,假如上面并无激烈谩骂之语,那再去呈交都督;要是与上回一样的书信,那就索性藏起来,瞒过了他再说。
甘宁见鲁肃对周瑜如此忠心,很为感动,也表示愿意同鲁肃分担责任。
鲁肃接过书信,对信封上一看,已觉与前番大有不同。心想,莫非昨晚我为张飞、周仓讨了情,孔明有感于心,今日特意遣张飞送信来再谢?倘然都督能与孔明精诚团结,孙、刘两家的嫌隙也就可以冰释了。
鲁肃打开封函,抽出信笺,两个脑袋凑在一起,看着信上的内容。上面这么写着:
“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
开头一句,并不是说他与周瑜在柴桑曾见过面,而是指刘备过江招亲时,周瑜在后穷追不舍,却被孔明接了回去,人未到,精神在。透过这层章思,又可以说明周瑜的美人计虽然险恶,却逃不出孔明神算,叫他“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这一桩事情,孔明决不会轻易忘记。
以下数言剖了西川的形势和进兵西川的弊处,规劝周瑜不要作此无为之举,惹天下人笑话。其实这封信满篇都是辛辣的讥讽,影射周瑜一点不顾全大局,西川能攻易守,路途遥远,嘲笑周瑜这是舍本求末,令人齿冷。
鲁肃边看边点头,心想,是啊,诸葛亮真是高瞻远瞩,句句是真,虽然与周瑜不睦,但在关键的时刻,能识大体,观大局,劝谕人家悬崖勒马。
再对甘宁看了一眼,也在点头,以为此信一无害处,可以给周瑜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