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路】会跟孩子好好说话的父母,孩子才不会无理取闹
果果近来和爷爷的关系越来越好,每天一小半的时间都腻在爷爷身边,经常在爷爷的屋里来来回回进出。
爷爷由于去年骨折,医生给他开了钙片,吃钙片的瓶子就放在顺手可拿的床头边。
一日,这个瓶子刚好被果果看在眼里,觉得好玩就自己拿下来,爷爷跟她说:这是爷爷的药,果果不能吃。
果果哪里听的进去,嘴巴里一直念着:打开打开!爷爷估计她也打不开,所以也就随她去了。
不一会儿,这个瓶子竟然被果果打开了。奶奶看见了,担心她会吃,赶紧一手把她抢走了,然后果果就开始大哭起来。
我闻声过去,抱抱果果,问:果果你为什么哭啊?果果一边哭一边说:爷爷的瓶子。我说:你想要爷爷的瓶子,是吗?她点点头。
我说:那是爷爷的药,爷爷生病了,他需要吃药,果果是不可以吃的。
她嘴巴嘟囔着:爷爷的药,不可以吃。转而又大声哭了起来:瓶子,拿爷爷的瓶子!
见状,我说:爷爷的瓶子可以给你,但是果果不可以吃,你可以拿给爷爷吃。
立马就不哭了。我把瓶子给了她。
我带她走到爷爷的房间里,我跟果果说:你问爷爷要吃几颗,你来拿给爷爷。爷爷说给一颗就可以了。
然后她开始打开瓶盖拿药,但是由于瓶口太小,手指伸不进去,她犹豫了一下,就把瓶口倒过来,在手心里倒了好几颗。我说你可以拿一颗给爷爷,剩下的再装进瓶子里。
这番操作完了以后,心里立刻像开了花儿一样高兴。我说:爷爷吃好了,你把瓶子帮爷爷放好吧!
就从这以后,她每天都想着给爷爷拿药吃,而且倒出来的药也越来越精准,到现在,基本上每次都能顺利拿出来一颗。(钙片一颗是比较大的,所以也方便一次拿取)
其实想想,她是真的要吃吗?她怎么知道里面是吃的东西呢?或许她只对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感兴趣,如果她拿瓶子的时候跟她讲明白了,直接让她打开给爷爷拿一颗就好了。是不是会更好?
果果在生活中,尽管我们竭力避免她去拿危险的东西,但是偶尔也会不小心被她看到,顺手就拿走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和她爸爸都比较镇定自若,一岁左右的时候,转移下注意力就被我们悄悄拿走了。
现在两岁多了,有时候不奏效了,看准一样东西,就非要拿,但是我们从来不从她手中粗鲁的抢走,而是好好跟她说话,以最安全、她能接受的交换方式来解决这个事情。
比如:有一天她看到苹果,突然要自己削,我还没来得及,她顺手就把我刚刚放在桌子上刮刀拿走了,我就跟她商议好,刮刀可以拿,但是苹果妈妈要拿着,我们相互配合来削这个苹果。
从那以后我们都是这样削苹果的,有时候她削苹果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体验削苹果的乐趣。
所以,好好跟孩子说话吧,他们往往比我们想的明事理,哪怕孩子在这个“可怕的两岁”期。有时候孩子哭闹,故意拿危险的东西,多半是家长经常地粗鲁地抢走,让她觉得不被尊重造成的。
其实在对待孩子很多事情上,都可以用好好说话去解决的,你和孩子建立同等的、尊重的交流亲子关系,孩子也会回赠给你一个更加懂道理、明事理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