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识,寻真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给青年的人生智慧书
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的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于国外写就,以稿件的形式分期寄往国内的同人杂志《一般》,于《一般》发表后见诸广大青年。
此十二封信件,皆以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只因作者曾一心谋中等教育之改造,另终身愿与青年为友。虽身居外邦,却心系祖国,心系祖国之未来。所以,这些信件便以青年学生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而展开。是以包括谈读书、谈动、谈静、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情与理、谈摆脱、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谈人生与我。
自然,这些信件和文字作于早些年,与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不同,其中一些比如“救国”啦,“运动”啦等特定历史时期的东西,于我们而言已然过时;但除此之外的,关于青年学生求学,关于人生的观点和认识,却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不单如此,有时往往越是老一辈人的思想越是朴实凝练,有说服力、接地气,更容易深入人心。
只因在我家恰好有个读中学的儿子,故而我便将平素里的困扰,及其读完这些信件后能引发我之共鸣的观点和想法拿出来,与君共享。
1、关于读书
中学生的课业繁重几乎容不得质疑,无论到哪儿都无一例外。特别是我们家孩子已经升入高中,时间上更是紧上加紧,一天到晚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一般情况下,从早晨五点到晚上十一点,难得空闲。
如此,读书便成了奢侈之事。其实,我家孩子自打初中时就不怎么读书了。说是没时间也倒不是真那么片刻不得闲;而如果仍像读小学时每天作完功课还留有三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随意读些喜欢的书,然后十天半个月的,便累积读完一本书,这样的情形确是鲜少有了。
总之,时间不是没有,就是少而散。因此,孩子们便失了读书的心情和兴趣。此乃原因之一,却不是主要原因。
朱光潜说:你是否在读课外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忙中做成的。
是的,决心。在信中作者以数字说话,告诉我们倘若每天抽出半点钟读三四页书,每月会读多少,一年会读多少,以充分说明决心之于做事的功用。当然,除了决心之外,作者还告诉孩子们课外书的价值。
其一,是学成离校后。他如此说: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会被恶习惯所引诱。
其二,是仍在校时。这个过程中,课外书却也有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之外的作用,是为我们所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