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情商课的听后感——情绪止损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石榴瓣

前段时间,刚从一个班组调到另一个班组。一开始内心很不愉快,可慢慢自己开导自己,尝试着去站在领导角度去看待这次的调整,带着第一次的心境去与他人相处,发现在这个班组工作比在原来轻松愉快好多。我开始寻找为什么。我拿现在的心态和之前的心态做比较,拿现在的伙伴和之前的伙伴作比较,发现自己对他人的期待降低了,每天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在意他人的态度,也没有人向你抱怨其他人的种种,给你传播一些负面情绪影响你的情绪,自己也会摆正立场不去听信他人。

即使你有金钟罩和铁布衫,长时间与抱怨的人相处,难免会被影响到,心境就会改变。可对于那些每天都要面对的人,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自己,不要被卷进情绪的漩涡中呢?

第一件事情是,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的立场。当别人对我们吐苦水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是我们在提供陪伴,我们在提供倾听,可是我们保留了不参与这个情绪的权利。

没有必要对方哭,我们就跟着哭;没有必要对方恨,我们就跟着恨。

想到朋友结婚前,与男友发生问题,不是打电话就是揪出来找我倾述,回想自己倾听时,似乎并没有参与到她的情绪中,但有时见到她男友,总是会想起朋友倾诉的那些事情,就会对其不友好起来。事后就会后悔,与你有何相关呢?你这样做也帮不到朋友呀。何不好好做一个局外人,做好一个倾听者呢?

陪伴负面情绪爆棚的人的第二个做法,是我们要定下原则。

不管这个负面情绪的人是他人还是自己,在吐苦水时,给自己和他人规定一个时间,规定一个方法或者规定一个态度,让其变得有序或“珍贵”。

第三个方法就是,尽量把对方的情况具体化。

明白对方具体的需求是什么。

康永哥最后以父母举例,父母年纪越来越大,有时看到忙碌的我们并不太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有时甚至都自己在消化那些情绪。或许有些抱怨并不是需要你的倾听,而是需要你的理解。耐下心来去倾听,多一些陪伴,或许就不一样了吧。

这让我想到最近在看《幸福一家人》,父亲把儿女告上法庭,让儿女赔偿养育这么多年的费用,赔偿不了那就满足父亲提出的所有要求,例如:一家人早晨一起吃早饭;大女儿每个月相亲一次;大儿子搬回家里来住;小儿子好好上班做到主厨,等等。父亲的要求不就是陪伴嘛,父亲希望利用这个不孝诉讼案,让儿女不要在父亲离开后后悔,因为父亲得了癌症只剩三个月的时间,但他不想告诉儿女让儿女担心自己。是不是很矛盾呢?

我想想觉得不是的。父亲希望的是儿女自己醒悟,如何陪伴家人,如何理解家人,如何照顾家人。而不是在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后悔当初没有怎么样做。父亲在孩子长大后,面对孩子的冷漠、没时间陪伴、抱怨父亲不够好时,没有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直到时间不多时,才醒悟自己缺失了什么,知道自己最不愿看到的是什么,所以他隐瞒用看似残酷的方法,宁愿被误解,也要让儿女真正明白什么才叫幸福。

或许表达情绪,不需要及时马上。有些需要的是一个时机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