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红楼人物,金陵十二钗

2020-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易恒40

        林黛玉和薛宝钗,林黛玉是仙子下凡,是来还贾宝玉的情的,所以林黛玉是仙子的本质,她不太通人间俗气,表现得孤傲不群,但她毕竟是下凡而来,她还是要学几分俗气,这个从她第一次亮相林黛玉进贾府那一章就有端倪,贾母问她读什么书,她老老实实说读了些四书,她问贾母姐妹们读什么书,贾母说没读什么书,只不过认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罢了。所心后来贾宝玉再问她读什么书,她就不真实了,学着贾母的口气说只认识几个字,从这个小事可以看出,林黛玉不完全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她从一开始就学着沾烟火,毕竟这是下到了人间,须沾地气。但林黛玉整体的表现还是仙人,俗务她学不来,也看不惯,更适应不了。

      再看薛宝钗,她是金质代表,金子的贵正是因为世俗所看重,尽管金子是世俗最为看重的代表,但真正的纯金也是很高贵的,薛宝钗有金子的品质,是人间出类拨萃的代表,她的为人谦和,与贾府上上下下都很融洽,她的管理能力也很出众,在代理协管大观园时表现出彩,完全不业于王熙凤。如果林黛玉是三分仙一分俗的话,薛宝钗就是一分仙三分俗,她们俩要是合体,就是人间完人。

元春,元春的才情很高,在给大观园题匾赋联时都是脱口而出,一挥而就,属于李太白一类的文人士子,但是偏偏对政治不通窍,在宫斗中深感不力,到处受制,从她第一次回大观园与王夫人及贾母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她的宫里面很压抑,可以说是极不适应那种环境,时时想着逃离,可是她又无法逃脱,她尤其苦闷,大概和李后主同病相怜,属于生错了地方入错了行的文人。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把她放在现在的企业里,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身处高位,却时时与制度不相适应,她想过一种自然人生,可企业不允许她无所事事,在高位的人,你不挤兑别人,别人就会挤兑你,企业最容不下佛系青年,尽管你的人品不错,才情也高,可是你的企业价值观出了问题,也会被淘汰。企业讲求竞争,讲进取,讲求利益最大化,不是讲慈善,讲守成,讲随缘。试想,一个狼性文化的企业里怎么能容得下一个佛系青年。

与元春相反的就是王熙凤,王熙凤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企业家,她从来不进文化,她没读什么书,更不懂诗文,她的哲学很务实,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不惜代价。她可不管什么仁义道德,会不会天谴人怨。从王熙凤身上可以感觉得到,文化是可以通过学习得来,可能力却是天生的,通常只有学习什么知识,没有说学习什么能力,能力虽说是通过实践锻炼出来,但它又与胆识相关,与魄力相关,王熙凤天生就不信邪,她的手腕也不是学谁的,似乎都是自创的,都是无师自通的,这种能力是学不来的。所以如果让王熙凤与元春换个位置,对王熙凤来说,绝对会大放异彩,不说成为武则天,至少也会是个贾南凤。

妙玉,妙玉的来历是个谜,看她的品味也不似一般人物,她的日常用品都是极品,甚至她用的茶具在贾府都难找到,可见她的来头绝对非同一般,至少是公候之家。比如她端给黛玉的茶杯是东晋王恺用过的极品,那么这里就有个疑问,一个号称习佛之人,理应四大皆空,佛法平等,众生平等,怎么用的器具都要分个三六九等,而且都用的是极品?显然妙玉是六根不净,越是世俗稀有的东西在她眼里的份量越重!古董的东西,只有懂它的人才能显现它的价值,那么妙玉很爱收藏古董,是基于对考古研究有很高造诣?实在看不出妙玉有这方面的修养!因为一个真正对古董真心爱护的人,是不会轻易使用它,不会用古董来当一般端茶送水的器具,更不会因为一个乡下老婆子用过的杯子就要把它摔了。所以曹雪芹对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用俗气一点的话来说是“虚伪”。妙玉的后人其实也是蛮多的,那些被包养的“金丝鸟”大概都是这类型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曹雪芹的文学水平自然是极高的,但他的事业作为却很一般,甚至是到了“举家喝粥酒常赊”的地步,所以说文人容易落魄,“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么为什么文化人不能成就一番事功,而往往会陷于落魄的境地?普遍来说,这里就有文化人的一种清高,象黛玉和元春一样,骨子里崇尚自然,不喜欢也不会弄权使诈。即使他想学坏,他也是学不来。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文化知识是可以学来的,比如香菱学诗,通过慢慢地学,去悟,是可以学到的。但是王熙凤的治世能力是学不来的,王熙凤从来不读书,也没有师父教她经营,但她天生就有这些才能。

所以文学不能用来当饭吃,但可以用来慰籍心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