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中国地名大会》今晚7点准时播出,我又成了它的忠实观众。
从首期的回望故土,到第二期探访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从地名里感受不同传统与生活,第三期《中国地名大会》,在讲述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涌动在每个中国人心间,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中国精神。
特别嘉宾康震教授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国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提炼出一个又一个鼓舞人们奋进的精神,那就是长征精神,女排精神,铁人精神……
这些“硬核”精神,点燃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心中的理想信念,更成为我们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坚实支撑。这期节目,在“一举成名、实至名归、名扬天下,地名天梯”等挑战环节中,我们与选手一起走遍千山万水,触摸每一个地名背后烙印着的滚烫中国精神。
什么是中国精神?如此宏大的主题,落地到每一个小小的地名当中,变得生动而具体。它可能像一种叫做“马兰”的小花一样,生机勃勃地绽放在戈壁滩,孕育出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它可能像那片被命名为“红原”的草地一样,见证了长征中无数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身影,书写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气概。它也可能像连接川、滇二省的“成昆”铁路一样,在世界公认的“筑路禁区”中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出二十世纪人类的三大奇迹之一。
中国精神,有其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冠军村,这一沿用了两千多年的地名,背后藏着怎样的光辉历史?
中国精神,有其海纳百川的丰富性。绍兴,这个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为何会出了那么多铁骨铮铮的栋梁之才?广州,这一悠闲浪漫的城市,经历了怎样慷慨悲壮的历史瞬间?
中国精神,有其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大庆,这座新兴城市,为什么诞生了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这一个个问号,引领观众去追忆去探究!
还有,本期的特别出题人尤其引人注目和崇敬。一个叫杜江南的小伙子,生在昆明,驻守在祖国边疆,藏语意思称为雪山孤岛的哨所整整8年!在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忠诚尽责,为祖国站岗放哨,在瑰丽的雪域高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有一天战友遇险,班长带着他和其他几人前去搭救遭遇雪崩被埋,他和另一战友死里逃生。他讲述的故事,让嘉宾和选手们纷纷泪目。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同样泪眼模糊。
一位92岁高龄的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他现场追忆成昆铁路诞生记,这条难倒了全世界的铁路修建成功,他的哥哥潘际炎也是当年修成昆铁路的领军人物,兄弟俩并肩作战共创传奇。潘际銮是我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以及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都由他筹建。现在虽然92岁了,但他仍然搞研究,攻克科学难关。他说“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焊大型结构,这是一块硬骨头,我已经啃了30年。现在还要抓紧时间,和年轻人一起,真正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中国地名大会》还有很多看点:一是地名带出历史人物很有意义。如介绍冠军村时讲了古代名将霍去病,介绍大庆油田讲了王进喜,说起“零丁洋里叹零丁”时讲了舍身取义的文天祥。二是从歌声中识别地名很有趣。如《弹起你的土琵琶》里的微山湖,《洪湖水浪打浪》的洪湖,《雄赳赳,气昂昂》里的鸭绿江,还有《黄河》等。三是主持人鲁健高大帅气又善于营造气氛,现场节奏把握得非常好!
备注:此文部分内容参考节目宣传稿文字整理加工而成,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