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

刻意练习是什么,如何做好?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__荣建

分为:如何理解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方法,如何做好输入和输出?

如何理解刻意练习?

核心:设计不同的场景,不断的练习和反省,把生理直觉训练成多元思维模型

逻辑:

1,练习和反省的5个阶段

阶段1:遇到事情,想不到

阶段2:事后才知道

阶段3:事情解决过程中有启发

阶段4:解决事情之前调用

阶段5:自然而然的运用,形成本能

2,反思日记:每日反省

疑问和启发:

把思维模型和对应的场景总结出来,加强意识引导

用到思维模型:

生理学上新的神经链替代旧的神经链,大脑里面的博弈

调用理性和反省用新的神经链,内化成直觉

可应用实操:

1,反思日记:决策反思

2,总结并更新思维模型和应用场景

刻意练习的2个方法

核心:把思维模型当成工具,放到不同的场景去练习

逻辑:

1,对标练习:刻意把思维模型当工具,找出应用场景

2,举一反三:同一思维模型在不同的场景运用

疑问和启发:

问题:学习后,感觉很厉害又找不到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回答:要在生活中找到运用的方法

思维模型:

复利思维,长线思维,反脆落思维,边际效益,熵增,锚定

可应用实操:

找到更多思维模型为工具,找出应用场景去运用

如何做好输入和输出?

核心:输入时根据不同阶段需求运用相应的方法,输出时以教为学

逻辑:

1,输入:阅读的3个阶段不同的学习方法

方法1:熔断不读书法

找到启发点然后独立思考

---

方法2:关键词读书法

根据目的→关系→关键词

运用封,序,目,尾 找到关键词的关系网络

---

方法3:里应外合法

不仅要学习书上的知识还需要了解作者的大背景(经历,社会背景)

---

2,输出:以教为学

1)分享课堂笔记

2)通过公众号等写作业让小白懂

3)翻转课堂,讲给同事听

疑问和启发:

1,书(第五项修炼)

2,了解写书作者的背景

思维模型:

1,分阶段去思考问题

2,按流程去思考问题

可应用实操:

1,阅读的方法:熔断不读书法,关键词读书法,里应外合法

2,以教为学:打通理解的通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