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公众号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一的试验田
最近在看“记忆承载”这个公众号,西风(作者)很实在也很有趣,接连看着几篇文章,万变不离其宗的强调概率,对于生活的种种选择和判断,最终他都能借助概率分析的头头是道,然后给出一个可选方案。当然,这个选项也许事实证明不一定是最优的,却是当下在概率的计算下更可能是最优的。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西风很喜欢分析电视剧之类的题材,围绕着大火的电视剧分析,最终的落脚点大都是导演迎合了观众喜欢YY的心理。当然,文章只看了一部分,只代表个人视角下的短暂感受,深深的记住了这两个关键词“概率”、“YY”。
很多难以确定的问题,如果真的决定不辞辛劳寻找最优解,那就用概率去加权计算,每条路径的风险获益计算出来,也就少了迷茫。如果只是烦恼,却不愿真的去解决,那就选择YY,也不失为一个方案。
说到这,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公众号“孤独大脑”,老喻(作者)最喜欢分析的是也是概率,尤其着重分析过很多次贝叶斯公式,很有意思。不管是破案还是破案还是破案,肯定都会说贝叶斯,所以我猜想他应该是太喜欢贝叶斯了,所以顺带着总是在破案。
再比如,吴军老师的“谷歌方法论”,他一直耐心的强调这通识教育、工程师思维(只听了一部分)。
老师们的良苦用心都是相似的,他们在理解世界的时候打磨一把钥匙,这是把金灿灿的钥匙,他们总是希望能够在我们的眼前多晃动着,而观者偶尔艳羡,偶尔眼晕,毕竟那不是自己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手中的钥匙,好像并不相同。这把钥匙,是他们各自的理论框架,一个核心的理论框架,开放、自适、自由链接,已经能让帮助理解生活中最够多的问题。当然,自己的钥匙,还是得自己慢慢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