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产品产品经理

Facebook 与豆瓣,分离与聚合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李京潞

原文为知乎问题Facebook 在不断分拆独立业务,豆瓣却在聚合业务,到底谁是正确的?答案

我算是一个老豆瓣用户,07年注册的,到现在有新书新电影还会往上添。Facebook因为出国原因,也是必用。对两个产品都有一定程度了解。题主的问题其实是两个独立问题,摆在一起特别有戏剧效果,但不妨碍单独分析作答。

豆瓣是我用过的最复杂的互联网产品,没有之一。所以就先从简单的facebook讲吧。

问题没有讲一个大前提,就是不论豆瓣的聚合,与facebook的分拆都是在移动终端。这是决定因素。facebook是桌面端起家,从桌面端到移动端,facebook的反应就是分拆与收购并行。

首先移动端会催生桌面端无法想象的使用场景,比如instagram就是即拍即分享,这是facebook根本没做过的,但这个场景契合人的需求,又无处不在,强大到可以形成独立的社交用户群,所以facebook收购instagram的同时,也收购了一个常见的移动场景,及这个场景下特有的用户群。

第二个原因,移动端下,很多桌面端上已有的功能被过滤和压缩了,但还有一些升级成刚需,比如即时通讯。屏幕越大,移动速度越慢,你能做的事越多,反之,屏幕越小,移动速度越快,双手再变成单手,很多事情不能做了。很多在桌面端有大用户群的刚需,到了移动端都不行了,被使用场景过滤掉了。比如写博客变成刷微博,或者干脆只看不写,玩RPG变成玩水果忍者,打字变成发表情。移动设备那么多,能做的事情又没那么多,像facebook,QQ这种桌面端起家靠大用户量的社交产品,必须在移动端找到被过滤下来的刚需。也就是那么几个需求,可以在移动端帮它们保持大用户群。所以QQ诞生了微信,对facebook来说,分拆Messenger就是一个移动端的自我进化。在移动的极端环境下,即时通讯,作为比关注和分享动态更基本更低层的需求,会比后者有更大用户群。

第三个原因,是移动端对现有功能在用户体验上有更高要求,之前即时通讯是嵌套在facebook的app里,要想完成一次会话,需要打开facebook,载入,选择联系人列表,然后找到联系人开始通话,不管是效率还是体验都比较差,这种差距在移动端更是被放大了。思考移动场景对响应时间和操作复杂度的敏感性,所以facebook产品线上要包括一个独立的即时通讯app,这样可以在即时通讯上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也才好和其他同类产品竞争。

贴段Mark Zurkerberg的原话:

Because Messenger is faster and more focused, if you're using it, you respond to messages faster, we've found. If your friends are slower to respond, we might not have been able to meet up.

Read more: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why-is-facebook-messenger-a-separate-app-2014-11#ixzz3K9psfcwS

第四个原因,是Mark Zurkerberg没讲出口的,但是是最关键的,就是降低风险。一个产品总有自己的寿命,facebook也不例外。 不是说facebook不行,而是至少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facebook是个复杂的产品,用户群也很大,但近些年年轻用户数量开始下降。无图无真相。

蓝色是4年前的数据,从左到右是年龄的对照,显然facebook在年轻人群里没那么受欢迎了,年轻人流失到instagram和snapchat那去了,前者被收购,后者开价30亿没收成。不妨从最悲观的角度思考,facebook如果作为一个整体被抛弃的话,不如在之前就把一些可以独立的功能分拆出来自成一体。你可以不使用facebook,不被你老爸老妈监控,但你还是可以用messenger,至少用户不会完全逃离。你讨厌facebook上的广告流,那我们设计精美的paper如何?自己给自己创造替代品,显然是最好的风险控制。即便有一天facebook变成彻底被废弃的空城,用户也只不过迁移到另外一座座新的岛屿上,而海面下的大陆架还是联系一体。

综上,facebook在向移动端迁移的策略就是,一,收购全新的移动用户场景,二,强化移动场景的刚需,比如分拆和收购,三,分拆本身降低风险。因为一里被收购的,会是它在移动端的竞争对手,二里它没做好,那就收购做的更好的比如whatsapp 并把自己的做好,三,让自己存活下来的机会更大。

还有一点Mark Zurkerberg自己的观点,移动app最好只有一个功能,我还是挺同意的。因为桌面端信息是自由的,你可以简单的从一个链接跳跃到另一个链接,但在移动端所有的功能都被封装在一个个不同的app里,每一个越明确越集中越好。

================两个问题的分界线=================

Facebook讲完了,现在到豆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超级有气质的又独特的产品,我好像找不到其他任何同类。简单说,豆瓣是提供氛围为主,提供功能为辅。它是电影,音乐,书籍,兴趣,分享的和,又远大于这些单独功能的简单叠加,而多出来的,就是豆瓣的氛围,当然你说是格调,文化,或者逼格都可以。使用facebook,使用百度,使用新浪是动词,使用豆瓣是形容词。

想象古代的文人雅士,一般会写诗的,也能画一手好画,再弹首琴,栽种点竹子,气质就出来了。这个东西很难分解,比如只写诗,只画画,只弹琴或者专业种竹子。这些一专业化,就沦为技艺,少了气质。想象午夜巴黎的沙龙,文学家谈论艺术,画家谈论哲学,哲学家写诗,这种弱化身份强化交流与重叠的场景自然诞生一种格调。豆瓣做的是同样的事,这是一个网上大沙龙。用户被电影音乐和阅读吸引,但不局限于强调我是专注于某一种。在桌面端自由跳转的链接让你可以迅速的变换身份,你可以从一部电影开始,读了几篇影评后,在一篇你喜欢的影评里,你看到一首有趣的诗,你发现豆瓣上有这个诗人的小组,就在旁边的小组推荐里,你会发现诗人同时代的画家,当然,你也可能在读完几篇影评后,发现另一个推荐的电影,和介绍这部电影背景的书籍。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就像女生逛街,不一定看到合适的就付钱,然后直接回家,沉浸式体验的是体验本身。当然和逛街不同的是,在豆瓣你已经阅读的观看的聆听的东西是一组组过滤器,你不光用它们发现适合你的书影乐,更能发现相同爱好的人。

所以在豆瓣大家可以有不同的喜好,但基本有接近的氛围,而豆瓣最大的争端无外是氛围争端,说白了就是一些东西明显氛围不搭会遭到排挤,比如你在陈绮贞的小组谈论蔡依林,或者在科幻组谈论总裁文(题外话,很多小组私密化是因为里面的氛围和豆瓣实在太不搭了)而豆瓣所有相关的功能,都必须和氛围一致。比如豆瓣东西,来和淘宝做个比较。两个都是首页banner,哪个是卖氛围,哪个是卖货一清二楚。

换句话说,豆瓣这些子功能都是用来创造氛围的,用户享受的就是这种在电影音乐书籍文本与话题中流连往返的感觉。

但到了移动端,整个产品变的有点尴尬。功能这么复杂,屏幕这么小,看都看不过来,看来还是分拆吧。从功能的角度上确实结构很容易分解,电影就是电影,音乐就是音乐,小组就是小组,用户动态就是动态,脉络清晰如庖丁解牛,但整个统一的用户体验也被分解了。氛围被破坏了。

他们想要的是森林,但你如果把针叶林分成一个组,阔叶林分成一个组,灌木丛一个组,小草一个组,再专门捉一堆小鸟集中播放鸟鸣,最后搞个喷雾器制造丁达尔现象,然后告诉我你不就是喜欢针叶林,阔叶林,小鸟和阳光下的颗粒感么,我就觉得这事特逗。

原本在桌面端靠一次次点击就能轻松体验的旅途,那种十分钟浏览两篇影评,翻看三个好友动态,加两个风格迥异的小组并添加一本书的感觉,就像十分钟穿行万千个世界,但在移动端这种体验被肢解封装到一个个独立的app里。每一个都有健全的功能,但在功能层面之上,全部残缺不全。

唯一的特例是豆瓣电台,因为移动端音乐本身就是刚需,而我自己感觉豆瓣电台是基本唯一一个能独立提供功能加豆瓣式氛围的移动端产品了。够简单,够豆瓣,需求又够强大,用它听了3万首歌,现在打字时还在用。

转回来,在不算成功的分拆后,豆瓣开始重新划分用户模块。基于核心功能的电影阅读音乐和相关用户产生内容放在大豆瓣app里,非核心功能的用户自己产生的优质内容变成一刻,想赚钱的部分就独立去赚钱,想社交的就去社交。某种程度还是割裂,但比之前的状况好很多。但还是不够,要知道使用instagram的人和使用facebook的人可以完全不重叠,但使用豆瓣东西的,必须是豆瓣用户,你能指望等秒杀的用户去东西上多花一倍的钱买氛围么。豆瓣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诞生它氛围的基础,放到移动端上确实是难题。就像只有地球这么大体量才能形成生态圈,诞生生命,但缩小体量建一个第二生态圈,就几乎不可能产生生态循环。 这种难题不是所有项目都有资格面对的,豆瓣可以为此感到骄傲。

总结豆瓣的部分,从功能角度,移动端分拆可以创造更好使用体验,但破坏了豆瓣作为豆瓣立足的氛围感,后者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和真正的价值。所以整合是折衷,是妥协。像facebook这种没气质的产品,当然好用就行了,但有气质的产品,终为气质所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