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参观新开放的铜车马博物馆
2021年5月18日,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它位于秦始皇陵封土西南侧约200米处,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展出两件这里出土的彩绘铜车马,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过去,这两件铜车马一直摆放在兵马俑博物馆旁边的文物陈列厅内,空间狭小,光线昏暗。每到旅游旺季,游客蜂拥而至,将展厅堵得水泄不通,根本没办法走近欣赏。
2021年7月18日下午,路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时候,我第一次参观了铜车马博物馆。这里远离兵马俑博物馆,很多游客没时间来参观,所以周围看不见几个人。博物馆的外墙为灰色,整体感觉非常的低调,入口处写着“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几个篆书大字。
沿着曲折的坡道,走到地下一层,便是展厅入口。梯形的大门很有特点,好像一条神秘的墓道,吸引游客们走进参观。穿过门洞,沿着通道,不断向下,迎面的墙壁上写着“青铜之冠”四个篆书大字。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两件大型彩绘铜车马。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金银饰件重量超过14千克,由3500多个零部件通过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结构复杂,造型精美,被誉为“青铜之冠”。
拐向右侧,在序厅内,通过大量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详细介绍了铜车马的考古发掘和修复过程。当年,出土铜车马的土坑,用木板拼成长方形,形成巨大的木椁室,长11.8米,宽3.1米,底部距离地面7.8米,被编为“1号耳室”。
由于木椁腐朽,造成坑顶坍塌,铜车马出土的时候,被砸成无数个碎片。但是,原本位置没变,构件基本齐全。按照出土的前后顺序,铜车马被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1983年,二号铜车马修复完成;1988年4月,一号铜车马修复完成。
走出序厅,继续向前,进入第一展厅,便可以看到铜车马了!站在高台上,向下面俯瞰,两件铜车马全貌呈现在眼前,虽然游客众多,但是视野开阔,毫不影响欣赏,感觉非常不错。
两件铜车马按照真人和车马的1/2比例制作而成,造型准确,写实生动。两件铜车均为古代的单辕双轮车,再现了当时秦代的真实工艺水平,驾具马饰完整,系驾关系清楚。一号车在前,被称为“立车”;二号车在后,被称为“安车”。目前,这里展出的一号车为复制品,二号车为真文物。
一号车的车舆平面呈横长方形,车舆内竖立着一把高杠铜伞,伞下站立着一名御马的官俑,配有铜弩、铜盾、铜箭镞等兵器。四周敞露,携带兵器,应该是兵车。根据文献记载,在秦始皇的车马仪仗中,这种车专门用于开道、警卫和征伐。
二号车的车舆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很小,仅容御手;后室供主人乘坐,四周屏蔽,两侧开窗,后边留门,顶部为一个椭圆形的穹窿式篷盖,底部铺有一面绘满几何纹的铜板。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外出巡游时,就乘坐在这种车内,冬暖夏凉,舒适惬意。
参观完铜车马,乘坐电梯,来到一层。在这里的第二展厅内,按照文物不同的类别,详细介绍了铜车马每一个构件的使用功能和制作工艺,让游客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铜车马蕴含的先进科学技术。
铜车马在铸造、连接、塑形等环节,毫不亚于现代许多复杂的机械制造。在铸造方面,使用多范合铸法、红套铸法、接铸、嵌铸、包铸等;在连接方面,采用套接、铆接、焊接、扣结、子母口对接、合铰链接、链环链接等;在塑形表现方面,使用了圆雕、浮雕、錾刻、磋磨、冲凿、涂色和彩绘等。
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对研究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中国古代美术、车制和宫廷舆服制度等方面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