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

【week 6 杨青荣】 做更好的自己

2019-08-10  本文已影响9人  shena_e47f

感觉自己一直都有各种忙不完的事情,这次参加的线上课程,在这课程中,最终发现原来自己生活在焦虑和迷茫中,不知所措。活了三十多岁了心里并不舒坦,甚至有些压抑,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缺少什么呢?缺少自我。也曾看过一篇文章,一位60岁妈妈写给女儿的信。信中说:我最最遗憾的事情是自己没能活成自己,而是活成了你们的妈妈,你爸爸的老婆,其他人眼中的普通女人。”这个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做的人生总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大概也是我们的缩影,我们习惯于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不是活在自己的天性里。我们是贤惠的妻子,是勤奋的员工,可以不顾身体状态频繁深夜加班,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上,却很少倾听内在的声音,这个最真实的生命呼唤。

著名情感专家苏芩也说过一段非常动人的话:“人生旅途中,大家都忙着认识各种人,以为是在丰富生命。”可是最有价值的遇见,是在某一瞬间,重遇了自己,也许那一刻我们才会懂得,走遍世界,也不过是为了找到一条走回内心的路”。确实,跟着姐妹们一起学习,让我遇见了自己,很宝贵的遇见,也是生命重最重要的遇见。感恩,深深的感恩这样的遇见!我们真正需要重视的东西——自我。

我习惯了问一件事情有没有用,而不是问自己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否快乐;习惯了关注收入多少,而忽略了你付出了多少;习惯了向外索取什么,而放弃了向内的反思。我的焦虑、迷茫、抑郁,众多问题的出现就在于身心不统一。没有问候自己的内心,因此,活得不安静、不明白、不快乐!身心不一,就很难准确定自己。因此,会有诸如这样的问题:

我要工作还是做全职太太?我应该读什么书呢?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好像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偏向于实用,不太注重探索,这容易让我们形成一种功利的品性,而忽略了修心。很多国家的教育从小就引导学生去学习宗教、哲学、艺术等可以真正引发人生思考和审美享受的课程,让学生在思考、美和爱中去叩问那个人生的本质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以色列的教育堪称全世界的典范,他们认为一个人的伟大源于对智慧无比的崇尚。于是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不得不变卖家产以度日,你们要先卖金子、宝石、房子和土地,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不可以出售任何书本。”他们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向孩子提问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些有关审美和思考的培养,丰富了一个人的心灵,是没有自我的人所极度匮乏的能力,也是他们迷茫的根源。

回望自己,纵然我们的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有它自身的缺陷,但是真正的教育永远是自我教育,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做自己”并不简单,所以才更珍贵。做自己,是很昂贵的事情,找到自己的过程并不简单。因为“活出自我”并不是没有约束的任性,而是绽放生命本质的自由。做自己永无止境,你值得遇见更好的自己做自己,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大家都知道,只有修心才是最好的整容,一颗善良、豁达、有追求、有反思的心灵,才会懂得审视自己,在茫茫宇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做自己”不是等来的,也不是说只有找到了喜欢的事情才去付出努力,而是不断地去积累,把现有的事情做到极致,锻炼出能力,在体验中去确认自己的爱好。

其实,这已经不仅仅是做自己,而是做更好的自己,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升级的过程,因为“做自己”永无止境。

姐妹们,我们一起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