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读书报告
2018年,一共读完了18本书。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给自己定了20本书的目标没能完成。进入12月以来,一直处于“有那么点焦虑”的状态,本想年底“突击”却一直没能静下心来好好看会书。后来索性,let it go。这是第一次写年度读书报告,希望每一年能给自己做一个圆满的ending。读过的书就像你走过的路,虽然有时会走点弯路,但他们最终都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先上个今年读过的书吧。

最喜欢的帮我选书和记录书籍的依旧是豆瓣。读书笔记则大多用萝卜书摘。读过的书里面纸质书和kindle都有,相比之下个人更喜欢纸质书的手感,前后翻阅查找起来都更方便。Kindle则胜在轻便储存量大,出门的时候是一定要带着的,而且在飞机上没有网络的时候,Kindle做笔记更加方便。

豆瓣评分大多数只供参考。遇到过很多豆瓣评分很高、甚至上过很多榜单的备受推荐的书,读起来完全不知所云,也遇到过豆瓣评分很低,但读起来依然觉得收获颇丰的。不过总体来说,豆瓣上的评分还是趋于客观全面的。(由于豆瓣个人评分多是五级制,所以按照星星数*2作为我在对比中的个人打分)。10分的5本书分别为动物庄园、乡土中国、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带着鲑鱼去旅行和WAVE。其中前三本算是名著经典系列。WAVE则是很少涉猎的英文原版书。

书籍类别方面,以每本书三个关键词来看。本年度读的书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外国文学”,其次为“文化”、“小说”、“旅行”,还有“社会学”、“情感”、“心理学”、“散文随笔”和短篇小说也是比较喜欢的。

大概是自觉自己人文素养太差,所以一反前几年很喜欢读科普猎奇类书籍(What if一类),2018年在自己的读书清单里加入了很多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历史人文类的书籍。同时源于自己对旅行的热爱,每年购买各种旅行攻略书(真的贵啊)、游记书都占了买书预算中的很大一部分。
至于书籍题材(虚构类/非虚构类),貌似个人更中意非虚构类书籍。大概是小时候小说看得太多了~

书籍语言方面,大部分都是中文书。不过这个月买了几本进口原版游记书,明年这个比例应该会有很大改观吧!

作者国籍方面,Lonely Planet算是合集,所以没有计算在内。WAVE的作者是英国国籍,但由于是斯里兰卡人,且这本书写的是斯里兰卡的海啸,所以姑且算作斯里兰卡国籍范围内。在这个统计中,中国大陆的作者和美国作者是占比重比较多的。

接下来挑几本书来说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浙江某大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推荐的书单中的一本。同在书单中的还有《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是我在这个书单中唯一读过的一本(同时还买了苏霍姆林斯基和夸美纽斯,毫无意外地压箱底了。)描写爱情写成这样,大概才是真的刻骨铭心了吧。这应该算是读过的短篇小说中最经典的一篇了。听说孟京辉把这本书改编成了话剧,也值得去看一看(等我有时间)。

【管道的故事】也许应该这样形容:一个毫无商业头脑的人想实现财富自由的启蒙教材。读过之后,我知道了:理财很重要!但我应该怎么做呢?我还是不知道。。。。。。

【乡土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大家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书中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很多的社会现象,阅读之中很多次恍然大悟惊呼“原来如此!”,内容很深奥但语言相对浅显易读,遇到书中读不懂的地方更多是对自己的鄙夷“哎呀怎么这个地方看不懂!”是应该要多读几遍的好书呀!

【巨婴国】被禁之后反而勾起了阅读欲望。虽然经常觉得心理学神秘如玄学,但一直深信人的性格和行为个中缘由其实就存在于早期的人生经历中。这本书从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方面解释了“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孝顺”、“中国式家庭婚姻亲子关系”………但有的地方又过于偏激片面。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会给人很多灵感并激发很多思考的书。“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动物庄园】反乌托邦的经典著作。采取了通俗易读的寓言形式,但却鲜明犀利地直指作者的政治观点。如果你对乌托邦类题材感兴趣,那么除了《1984》,这本书也值得花上一个下午(也许都用不上这么久)仔细读一读。

【旅行与读书】旅行与读书,大概是这世上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幸福的两件事。我对游记类、旅行随笔这一类文字作品向来没有抵抗力。詹宏志这本“没有图片的游记”也没让我失望。我甚至还做了一篇推送来专门写这本书(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阅读啦)。


【带着鲑鱼去旅行】大部分北欧作家和意大利作家出版了很多脑回路清奇又语言活泼的短篇小说集。我对这类文风其实不算特别感冒,但这本评价很高的,大概因为书中的故事和我读书时的处境有点像——一次坎坷多舛、人在囧途的旅行!

【WAVE】在斯里兰卡的路上读了这本书,于是途中也“刚好”去了当年作者历经海啸的那个海边(位于yala国家公园),看到了整条海岸线上被海啸摧残后的房屋,参观了位于南部海岸的海啸博物馆。活着真的不容易,活下来再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就更加不易。

【罗辑思维】老罗把自己比作知识的“搬运工”这点似乎让人褒贬不一,不过在这种知识恐慌的时代,这本书的内容不说好与坏,至少给了扩充知识储备的多个方向和可以择优读之的长长的书单呀~


【毒木圣经】这本书是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外国文学(小说类) 第1名。单单从故事本身来说,很充实也很吸引人,但由于书中大多引用了圣经中的故事和语句,对于没有此类文化背景的我来说读起来略感吃力,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关注于情节而没有丝毫的文化认同感。这可能也是此书在中国评价不如在美国高的主要原因。宣传语说“《百年孤独》之后,你为这样一部小说等了多久?”,很巧合的是,2017年我在Langkawi的海边小屋里读完了《百年孤独》,2018年我在去日本的邮轮上读完了《毒木圣经》,也许这两本书真的有缘分。很喜欢里面一句话:空自守候端倪隐现的远方毫不足取,敢于冒险的灵魂总是无所不能。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本书定义是“历史轻读物”,有人过分苛责它对于历史显得不那么严谨。但这本书很适合我这种完全没有历史底蕴的人。虽然笑点有点低俗有的有点生搬硬套,但仍然算是很不错的历史科普读物。他不能让你严肃全面地了解历史,但至少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然后再去读那些严谨的书,不是更好吗?

【人类砍头小史】书店里意外邂逅,本以为是本重口味猎奇的书,真的读来没想到却是本严肃认真的社会学/人类学读本。读了很久才读完,因为确实里面有些部分略有些晦涩难懂。读史可以明智,读这种生命与死亡的书则可以想通很多道理。所以顺手写了书评。


【假如真有时光机】“只要天尽头有东西存在,就想去看一看,这是我的癖好。”……村上从波士顿到冰岛,到波特兰,到希腊的岛屿,到纽约、芬兰、老挝、托斯卡纳,最后回到熊本。游记类的作品总是让我爱不释手。先生说,假如有一台时光机,他希望飞到1954年纽约的爵士俱乐部听一场克利福德·布朗与马克斯·罗奇五重奏的现场演奏。我倒希望有一座任意门,早上在斐济看日出,然后到筑地市场品尝今早新鲜捕捞的金枪鱼海胆丼,再到大英博物馆去一睹罗塞塔石碑真容,中午去印度Jodhpur吃上一顿正宗的masala,下午在毛里求斯的海滩上虚度时光,傍晚去阿法利塔看“两次日落”,再去纽约吃Smith & Wollensky’s的牛排……每每提起,却都可以云淡风轻地说,这就是人生啊!


2018年就总结到这里。接下来的一年,希望自己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然二十卷也是可以的)。
最后加播一条广告,更多旅行和好书咨询,请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竹路旅纪(MelGo2go)。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