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晚越来越差
很多人会觉得春晚节目越来越不好看是因为xxxx管的太多,只鼓励煽情。
我的角度是:
xxxx只强调了主旋律的整体,事实上可能压根不看、也不关心春晚内容,春晚节目组一直秉承不出错的原则办。
但是在具体操作上,xxxx基本上根本没有限制春晚,这也使得春晚节目组的操作最近越来越离谱。
我举个例子,今年春晚一大槽点就是专请流量大户,在节目上忽视、抛弃了专业人士。
那么问题来了,表演一个小品的时候,难道只有流量明星才能保证不越界,开心麻花不行?作为小品的专业人士,在尺度范围内尽可能使节目有趣应该属于能力范围吧?为什么毙了?
杨丽萍节目也是同样的道理,你要是觉得过于前卫,会冲击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你可以提,专业人士也可以根据你的意见进行调整,为什么毙了?
我认为的原因:
目前宣传的主旋律就是“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这个是大基调,我想不出春晚能做出什么节目会和这几个主旋律相违背的,甚至说直接点,你做出个春晚揭露疫情期间存在的一些官僚主义的错误现象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后节目收尾的时候对其反讽、谴责、批倒,我相信xxxx根本不会反对,因为反对官僚主义也是主旋律之一。
我个人认为,当前媒体技术处于变革期间,很多对内、对外的宣传方式、思维都在变化,作为传统电视行业的老保留节目春晚,目前面临的痛点是:
你的节目过于阳春白雪,高深莫测,群众要骂娘了。
过于低俗,上面要收拾你。
追求无功无过,四平八稳,偶尔带有点新意,也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那应该是皆大欢喜吧?老百姓能看点有趣的,上面也无可指摘。
但是这样就够了吗?对于春晚直接相关群体来说,一个四平八稳的东西能为他们带来什么?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你做的四平八稳最多下一届再找你。前面我也说了,目前的宣传技术和策略都在变化,xxxx可能根本就不关心春晚的效果,转去关注更接近未来的网络上的意识形态和主旋律的输出了,你再四平八稳还是处于传统行业,不会得到额外的政治利益。
所以我认为这几年春晚思路应该是这样的:既然无法追求政治上的利益,那就开始追求绩效了。
四平八稳的东西是不能给相关人士带来绩效的。专业人士上来刷脸熟,成为国民“xx”,然后在自己行业里获得观众缘,提升身价和地位,但是这对春晚主办者来说毫无意义。
于是,春晚就开始和资本、流量们捆绑了。我觉得这个结论应该比较自然:资本带着一堆流量明星=>流量明星的观众不关心他们表现效果到底多好=>追求无功无过的节目让流量明星上也没关系=>资本开心了每年的直接广告费大幅的增长=>春晚的相关人士绩效一年比一年好。
我主要想强调的角度是:春晚变得不好看,并不是xxxx管太严,反而是xxxx不关心。于是在做得无功无过也毫无政治收益的春晚节目组看来,还不如以绩效为主,绩效好了说不定对于政治利益还有所帮助。
注意,我并不是试图描述资本腐蚀了宣传机关,春晚并不是承担这一任务的主力,未来xxxx也不会将其作为主要手段。只是春晚节目组发现,让部分人看不爽、不看春晚并没有什么大不了,适度和资本、流量捆绑,能够稳定吸引流量的粉丝观看,节目做的四平八稳还不会被上面收拾,最主要的是自己的绩效蒸蒸日上了,这种模式才在这几年延续下来,愈演愈烈。
春晚想要好看,其实很简单,xxxx只要一句:”老百姓好像普遍反馈觉得没意思“就够了。因为这意味着春晚做得让大家觉得好看了能获得政治上的收益,相关人士才会无视流量和资本,努力丰富节目单,进可能让每个节目专业、雅俗共赏。
但是未来的风口根本不在电视,不在春晚,他们也只能在这传统的保留节目彻底失去活力之前狠狠的为自己争取“绩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