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2)
动力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心理学上称为动机。如果用专业语言定义,那就是:我们行动开始、维持导向和终止的动力。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性动机,一种是外源性动机,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
不管是专业定义的动机还是我们通俗讲的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推动我们做一件事的一股力量。
所谓的内在动力,指的是做事的动力来自于内在,是为了享受乐趣,提高能力,出发点与自己的体验有关,能够自得其乐。如果把一个拥有内在动力的人比喻成一部汽车,既拥有发动机又能自己生产材料,自给自足,形成做事的闭环。
所谓外在动力,指的是做事的动力来自于外在,比如为了酬劳、奖赏、义务等外在因素的配合才能行成动力,一个人无法行成闭环。
接下来讲外在动力的好处,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从小不爱学习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对什么都好奇。有一段时间,他对家里的机械闹钟(那个年代闹钟还是个很贵重的东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没忍住,把闹钟给拆得七零八落,又怕家里人责怪,就拿个盆把零件都装好偷偷藏起来,每天放学就找个没人的地方专研,最后把闹钟复原了,从此他就会修钟表了。已经七年级连拼音都不会的孩子因为对物理感兴趣把之前的课程从拼音开始主动补上了落下的课程。
从这个例子作者概括内动力的好处:过程和结果兼得,幸福和成功兼得。
生活中多数孩子拥有的都是外在动力。那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有什么差别呢?
表面来看,内在动力主动,外在动力被动。那主动和被动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意愿!“我乐意”是最宝贵的动力?
那意愿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感觉!
概括来说就是行为的背后是意愿,意愿的背后是感觉。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咨询的经验把感觉分成基础感觉和对事的感觉。一个人是否开心,状态是否昂扬,做事是否有激情,这是人的基础感觉。有的人做什么事都风风火火特别带劲儿,有的人天天只想葛优躺,总打不起精神,不想做事,情绪低落……
对事的感觉,就是对具体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倾向。比如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喜欢跳舞,有的人喜欢唱歌,而有的人就不喜欢这些。
孩子基础感觉好,对事的感觉也好,那这个孩子就拥有充沛的内在动力,学新东西很快,这样的孩子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如果孩子的基础感觉不好,但对事的感觉很突出,比如有的孩子对某一个科目情有独钟,有的孩子喜欢音乐,有的孩子喜欢美术…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是通常我们说的“爱一行干一行”。
还有一种孩子,基础感觉不好,对事的感觉也不好,父母的基础感觉和对事的感觉也不好,父母和孩子互相纠缠,行成恶性循环。要想打破这个局面,最简单和正确的做法是牢牢抓住感觉,顺便观察行动,这个主次关系不能颠倒。
概念理解了,但怎么做到能察觉自己的真实感觉和同理孩子的感觉,父母和孩子能够有效正确呼应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互相伤害呢?希望接下来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