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家科普:精油的光敏性到底可不可怕

2018-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枝牛奶

或许你有听说“光敏性”这个东西,但是可能你不太了解。可能大家都知道光敏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如果在这时照射强光,就会和日光发生反应.进而出现裸露部位皮肤的红肿、起疹,并伴有明显瘙痒、烧灼或刺痛感等症状。而有些精油就是具有光敏性,很多人会因此非常担心,就会觉得那我还是不用精油好了。但是精油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还是有很多的:减肥护肤等等。

什么是精油的光敏性?

精油的光敏性,又叫做光毒性,指的是皮肤接触某些精油之后,接受强烈光照会引起皮肤过敏,原因和症状与晒伤相似,更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具体过敏症状表现有以下两类:

1、光毒性皮炎:

皮肤上的光敏物质吸收光能后处于激发态﹐当它以发热﹑自由基形成等方式释放能量时,会造成细胞损伤。临床表现与日晒伤相似﹐在受日光照射后数小时出现充血性的红斑﹑水肿﹐患处有灼热及刺痒感﹐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及大疱。皮损的范围与光暴露部位是一致的。皮炎在数日内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及少许脱屑;

2、光变态反应性皮炎:(较少见)

是由一种过敏性反应引起的。当光敏物质在光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改变时,会使皮肤出现与接触性皮炎或湿疹相似的过敏症状。临床表现有红斑﹑丘疹﹑水疱等。与光敏性皮炎的区别是,皮损不只在日光暴露的部位﹐而且还出现在非暴露部位﹐病程较长﹐有的患者在光敏物除去后较长时间内仍保持对光线的敏感。

精油光敏性与精油避光不要混淆

很多人误以为所有的精油都有光敏性,因为他们看到所有的精油都是必须装在避光的瓶子里,这其实是把两个特征混淆为一个特征了。精油必须避光保存的特性与光敏性无关,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精油光敏性的源起:呋喃香豆素

光敏性是精油中的某些成分导致的,最常见的是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是一系列多环结构的分子,它们能够吸收并暂时存储紫外线中的光子,并在瞬间释放,从而造成皮肤灼伤。呋喃香豆素并不是单一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包含多种化合物形式,它们都属于呋喃香豆素类。

如何避免精油的光敏反应:

1、了解光敏性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

使用剂量较高的光敏性精油

涂抹在皮肤上

接受强光照射

2、确认所用的精油有无光敏性,以及光敏性的强弱

3、使用光敏精油之后12小时内,涂抹了精油的皮肤部位不要接受日光暴晒,不要做日光浴,也不要做紫外线烤灯。日常灯光是安全的。

4、如果皮肤必须暴露在光照下,就避免使用高浓度光敏性精油。通常1%以下浓度是安全的,对于佛手柑这样较高光敏性精油来说,0.5%浓度以下才能保证安全。

5、本身就敏感脆弱的皮肤,更要加强防护。

6、使用佛手柑等较高光敏性精油后要避免热源,不做桑拿或者汗蒸。

7、涂抹防晒霜,或者任何其他防晒措施都能有效避免光敏反应。

较高光敏性的精油:佛手柑、欧白芷使用浓度高于0.5%的上述两种精油之后,至少应12小时内避免涂抹精油的部位接受暴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