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与人交谈,如何理清对方的观点?

2020-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巨哲私域变现商学院创始人

有几个人去饭店吃饭,入座后,一位女服务员过来点餐。

其中一位顾客比较会说话:“现在服务员怎么这么漂亮了”。

女服务员听后,抿着嘴笑了笑。

这个人又说:“美女,咱们店现在有没有什么活动?”

女服务员说:“会员打八折”。

“非会员呢?”

“不打折啊”,服务员随之应道。

这个人听后顿了顿,说:“算了,咱们直接点吧”,这桌人开始点菜。

点完菜后,这个人又说话了,:“报一报”。(意思是报一下所点的菜)

服务员好像没听清,诧异的问道:“什么?”

“你给我们报一报啊”,这个人微笑着说道。

然而,服务员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说:“我只是服务员,不卖身,臭流氓!”。

这是因为误解而闹出的笑话。

我们大都也曾有过因理解错对方意思,而闹了笑话。

但是,更多的是因为会错对方的意思而发生激烈的争吵。这种争吵最要命的是,每一方站在自己立场表达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因此,结果只有情绪上的升级。

如何才能理清对方的观点呢?

弄懂人的观点,就要明白观点表达三个层面的底层逻辑:

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

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搞清楚对方说的和表达清楚自己说的,都是哪个层面的内容。


举个例子:

一对情侣去买结婚戒指,男人总是一脸不高兴,女人征求意见他也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

女人心想:他是不是嫌贵,还是根本不爱我?我在他心里居然是这样的位置。

女人也开始生气,随之对男人是各种数落。

女人态度的突然转变让男人很诧异,他认为女人就喜欢没事找事。

以至于最后双方吵了起来,并双方不惜历数种种旧账。

可悲的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争吵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他们所有表述都只是在“是什么”的层面内容。没有任何一个人问一句“为什么”层面的内容。

其实,真实的原因很简单,甚至有点可笑。

女人是因为男人漫不经心的态度而生气。而男人的不高兴只是单纯因为,昨天球赛巴西输了!

如果男人或女人多问一句:为什么?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与别人沟通时,把别人表达的观点分类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层面中一个层面,然后问出其他层面的答案,这样就会减少很多误会和不愉快,当然,沟通效率也会更高。

还有就是,当我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也要把事情的这三个层面全部说清楚,目的是让对方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这样不仅能提高沟通效率,而且有助于更好的做成事情。

举一个例子:

早晨6点,小王被主任电话吵醒。。。

“小王,你去把咱们新研发的产品给客户李总送过去,你先把产品检查一下,没问题了就赶紧送过去,李总在鑫茂酒店,快去吧!”

挂完电话,小王赶去公司,花了些时间检查产品,然后又找了一个精美的包装把产品包了起来。

出门的时候,赶上了早高峰,被堵在了路上,小王正听着交通广播。

主任又打电话来了:“怎么回事,怎么还没送到?这都八点半了,还要多久!”电话那头火急火燎的。

“堵车了,估...估计至少还得四十分钟...”小王被吓到了,感觉要出事了。

“四十分钟?!,你怎么这么糊涂,这点事都干不好,事全耽误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客户李总公司要采购新的科技产品,这次在鑫茂酒店九点正式开会,目的就是为了把小王公司和另一家竞争对手公司的产品比较一下,最终选择其中一家,小王到晚了会给李总公司评价人员带来非常不好的印象,甚至,会直接与另一家公司签合同。

这件事主要责任在于谁呢?

主任只是交代了小王做什么,并没有交代他为什么做这件事。如果,主任告诉他送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及时赶上评比这个原因,那么,当出现堵车情况的时候,小王肯定会随机应变,用自己的方法能够准时送到。比如坐地铁或者提前规划顺畅的路径等。

这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表达观点的三个底层逻辑及重要性,你学会了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