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婚姻育儿教育育儿婚姻心理

熊孩子都是父母宠出来的?

2017-07-20  本文已影响6人  薛灵芸

现如今,“熊孩子”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也有人说,这世上哪有什么熊孩子,不过是因为“熊父母”太多了。

更有不少人认为,熊孩子的“熊”都是父母惯出来的。

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捧在手心,舍不得骂,更不敢打,一味的宠溺疼爱,才造成了如今“熊孩子”满世界飞的乱状,真的是这样吗?

1

暑假带彤彤回了趟老家,很快她便找到了新玩伴——隔壁比她大一岁的思思。

俩人一起玩玩具,一起吃饭喝奶,就连出个门,我也得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的牵着。

看着她俩每天形影不离的,我也满心欣慰,看来,彤彤对新环境适应的蛮好的。

直到一天晚上,趁着思思妈把孩子抱回家睡觉了,爸爸私下里小声叮嘱我说:“思思这孩子太调皮了,以后少让彤彤和她一起玩,免得带坏彤彤。”

都是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想要让俩孩子不碰面,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别说不让她俩一起玩了。

不过,爸爸说得也并非全无道理,思思的确是太调皮了.。不,借用时下的流行词汇来说,应该是太“熊孩子”了。

就拿吃饭这事儿来说吧,,每次我们都准备好两套小碗小勺,俩人一人一张椅子,围坐在我旁边吃。

一边,是彤彤大口大口的吃着我夹到她碗里的饭菜;

一边,是思思吃上两口,便抬眼在饭桌上四处转悠。一会儿喊着要吃鸡腿,一会儿又趁我们不注意,抓了一大把面前盘子里的花生米。

但说到真正吃东西上,彤彤通常一碗吃完了,她还没动几口。

可如果我们大人不严防死守着,她就会动不动这个盘子抓上一把,那个菜盘子舔上几口。

老妈私下里不满的唠叨,吃没吃相,坐没坐相。

可毕竟是邻居家的孩子,我们外人也不好多说些什么,彤彤又总吵着要和姐姐一起玩,老妈便也只好依了孙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吃饭如此,俩人一起玩的时候,也是如此。

两人一人拿着一个小塑料桶和一个小铲子在院子里玩沙子。

彤彤埋头蹲在那玩得起劲,半天一动不动。

思思却每每玩了不到2分钟,看到彤彤玩得起劲,便伸手去抢彤彤手里的桶和铲子。

好说歹说,我劝着彤彤同意交换了,两人继续相安无事。

但过不了半分钟,思思又忍不住了,又过来跟彤彤抢,于是两人就又打起来了。

只要是看到彤彤在吃东西,她就会过来抢,但吃不了几口,就扔了,下次再看到,又再来抢。

我本来以为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的都很正常,也不怎么在意这些。

2

但当彤彤和表姐家同样三岁的轩轩在一起玩时,有了对比我才发现,之前思思的种种行为,的确不只是调皮打闹这么简单。

轩轩是表姐的小儿子,和思思一样才三岁。

彤彤和轩轩在一起时,两人也是蹦蹦跳跳,兴奋到不行,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如果真的要说,同龄的轩轩和思思有什么不同的话,从我的角度来讲,最大的欣慰,是他俩在一起时,我完全不用担心他俩打架。

两人可以欢快的一起在沙发上跳来跳去,但都各自相安无事。大的不会去推小的,小的也不会没事去招惹大的。

但思思和彤彤在一起时,总喜欢有意无意的,时不时跑过去推彤彤一下。

因此,最初的时候,彤彤常常被吓到,以至于看到思思就躲,以为姐姐要欺负她。

至于说到玩具,彤彤和轩轩在一起时,一般是各玩各的,谁也不会抢对方的。

最多,彤彤还不会玩,看着对面的哥哥娴熟的摆弄着他的小汽车,一脸的羡慕。看了半天,拉着我的手过去,要我去帮她跟哥哥要玩具。

而每每这个时候,表姐也会用称赞的口吻说:“轩轩真懂事,都会让着妹妹,把玩具给妹妹玩了。”

于是,原本可能有的哭闹和矛盾,也就这么相安无事的过去了。

想起在家时,每次玩得好好的,思思趁彤彤不注意,一把将玩具抢过去,紧接着就是让我头疼的两个孩子争执哭闹的场面。

我甚至一度在怀疑,是不是,人跟人真的天生就是不一样的。

可用表姐的话说,轩轩在家完全就是一个精力充沛,闹腾调皮的小捣蛋鬼。

就连呆在外婆家这短短半日,也没个停歇的。

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学着浇花,缠着我弟要他手里的照相机,屋里屋外逮着个人就拍个没完没了,根本就没停下来的一刻。

可为什么,一样是闹腾,对于轩轩,我们却没有太多厌烦的感觉;

再想想思思,小女孩再闹腾,也没有男孩子那么折腾吧,可老妈面对思思的满屋子乱窜,满桌子乱抓时,却几次皱起了眉头。

难道说,因为轩轩是自家亲戚的孩子,所以我们带了有色眼镜,看人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3

后来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的疑虑瞬间解开了。

因为轩轩玩了一下午的相机,导致照相机没电了,我弟拿着相机去充电。

刚开始轩轩还哭闹了会儿,不肯放手,不过我弟耐心的跟他解释了半天,后来他爸又过来训了几句,大意是,男孩子不能随便哭哭啼啼,照相机现在没电不能玩了,于是他就不闹了。

我突然联想到,最开始回家那几天,俩孩子一起玩闹,思思却总是动不动就跑到我身边粘着我,要我抱,要我陪她一起玩。

刚开始我还耐心的陪着,后来实在是太累了,就哄她和彤彤一起玩玩具,但她还是不管不顾,拉着我的手死活不放。

燕姐(思思妈妈)大概是碍于面子,看不下去了,就过来把孩子打骂了一顿,最后硬是把哭哭啼啼的她给抱走了。

可转眼,没过多久,趁着她妈妈做家务去了,思思又跑过来缠着我了。

为啥同样的年龄,一个说了几句就不闹了,一个却是怎么说教打骂都没用?

事实上,若真论起管教,燕姐动不动就是一顿打,一顿骂。

对比轩轩他爸,人家可是几个月,甚至半年才回一次家,就是想打,也没机会啊!

4

说到调皮,捣蛋,想来三个孩子都处于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不分上下。

然而,具体表现却完全不一样。

彤彤一回家就被从未见过的新环境,新伙伴吸引了。

每天不是拉着我的手四处探索游玩,就是和刚混熟的思思一起玩闹。

身处一个全新的环境,她忙着去探索,去发现,根本不在乎,或者说是完全忽略了周围大人的存在。

轩轩同样如此,弟弟手中的照相机,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神奇的新事物。

所以,他缠着弟弟不放,他的所有注意力都落在了照相机上。

一整个下午,他都在一遍遍的练习着怎么按快门,怎么把握和被拍照者的距离,怎么调整焦距,直到最后终于学会了拍照。

但反观思思,吃饭时,她一会嚷嚷着要吃这个,一会儿伸手去抓那个菜,一会儿又把没吃几口的鸡腿扔在桌子上。

其实,整个过程中,她的注意力并不在吃上,她的所有举动不过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罢了。

因为担心她不小心打翻菜盘,因为怕她又把手伸到另一个汤盘里,于是我或者爸妈,必须全程都看着她,一刻不能离开视线。

而这,却也正好满足了她的心理需求,你们大人都在关注我了。

和彤彤抢玩具,时不时的碰彤彤一下,甚至打她一下,道理也一样。

她要的不过是引人注意,哪怕这会招来批评,甚至她妈妈的一顿打骂。

5

相信,大多数的男孩子在初中,或者是更早情窦初开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突然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女生,于是你开始处处和她作对,找她的麻烦。

故意给她取个不好听的外号,然后当着全班的面叫出来,看到她投过来的仇恨目光,你心里却乐开了花。

又或者,你明明喜欢身边扎着马尾辫的同桌,却总会在她上课专心听讲时,有意无意的故意碰她一下;

趁她不注意,偷偷藏起她文具盒里新买的钢笔,然后在一旁喜滋滋的看着她紧张不安的表情。

因为喜欢,所以紧张,所以会想方设法的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哪怕不惜惹她生厌,甚至愤怒,但至少,那说明对方是在意你的!

思思的种种,在我们看来“熊孩子”的举动,亦是如此。

她总缠着我抱她,不过因为她平时受到的关注太少,太渴望拥抱,太渴望爱罢了。

虽然她妈妈,表姐和我一样在家全职带娃,但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燕姐除了带孩子,还得每天下地种庄稼,锄草施肥。

因此,每每趁着女儿睡着了,她就会关上门,趁机去田里多干会儿活。

多半,等孩子醒了,妈妈还没回来,她便哭闹着一个人出去找妈妈。

对于一个才三岁的孩子来说,醒来妈妈不见了,就是天塌地陷的感觉。

就算天长日久习惯了,醒来直接跑去了妈妈干活的庄稼地里,彼时燕姐忙着手里的活,哪有时间抱孩子,哄孩子。

多半任由孩子在那哭上一个下午,或者眼巴巴的顶着太阳等妈妈干完活。

在轩轩上幼儿园之前,表姐根本没有上班,就连每天做饭,都要趁孩子睡着了,其他一切时间都用来陪孩子了。

虽然都是在家带娃,但这陪伴质量能一样吗?

说到我家彤彤,要不是因为她实在太闹腾,整天拉着我的手要我陪她出去逛,已经把家附近,差不多能逛的地儿都逛了个遍了。

不然,不然我这公众号能拖到今年才动笔?

如果说,燕姐是家里的农活实在太多,顾不上陪孩子;

那我这,就属于孩子太闹腾,完全没时间码字了。

所以,彤彤会肆无忌惮的四处探索新环境,而根本不用担心一转眼妈妈就不见了,因为过去两年来的陪伴经历告诉她,妈妈永远都跟在她身后。

所以,轩轩整个下午都围着我弟的照相机转,因为妈妈去哪了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

他早已坚信,只要他喊一声,表姐就会立马赶来。没上幼儿园之前,妈妈不一直在家陪着他吗?

可对思思来说,尽管每天都能看到妈妈,可即便在家,妈妈不是在做饭,就是在喂猪;

如果去了地里干活,妈妈就更不可能多看她一眼了,任凭她怎么哭闹,她都只顾着埋头干她的农活。

所以,她才会在吃饭时,拼命的折腾挑剔。

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妈妈才会全身心的关注她,一会给她夹菜,一会喂她吃肉,她是如此的享受这难得片刻的关注,所以习惯成自然,乐此不疲。

所以,她才会时不时的打彤彤一下,或者抢她的玩具,因为这个时候,不仅我们这些大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就连在田里干活的妈妈,听到孩子的哭闹吵架,也不得不放下锄头,赶回家看看。

哪怕是打一顿,骂一顿,但至少在那一刻,妈妈在她身边,妈妈在关心她。

6

除了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有质量的陪伴,关于“熊孩子”的另一个谎言便是,孩子之所以熊,都是家长惯的。

是家长太过宠溺,只知一味心疼孩子,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所以才让孩子越来越没规矩,越来越熊,真是这样吗?

再回到他们三个身上,燕姐每天忙完家务忙庄稼,哪还有时间管孩子是用勺子吃饭,还是用手抓着吃?

能好好的吃完饭,不哭不闹,她就谢天谢地了。

可对表姐来说,吃饭这事,关系大了,都说看一个人的人品怎样,和他一起吃顿饭就行了。

轩轩的性子本就闹腾,就像他外公说的那样,就为了不让他用手吃饭这事,光是在他家小住的时候,表姐就不知道说了轩轩多少次,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他多少回了。

每次,刚开始都是好言好语的劝着,耐心的讲道理,甚至是哄着,只要不用手,饭后还有零食吃。

但孩子终究是孩子,过不了多久,觉得用手比勺子方便,自然而然会选择用手吃饭。

于是,表姐口干舌燥,也开始不耐烦了,就打骂起来。

最后,好好的一顿饭,往往以孩子的哭闹终结。

就这样,表姐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也打了多少次了,天长日久,轩轩终于习惯了用勺子吃饭。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多少次的崩溃,又废了多少口舌,耗费了多少时间心力,也就只有表姐自己知道了。

所以,说到底,表姐和燕姐,哪个更宠爱孩子?

7

燕姐因为生活的压力和无奈,能少一事便少一事。

孩子用手抓菜也好,孩子挑食也好,孩子弄得浑身脏兮兮也罢,只要不哭不闹,只要不是太越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她实在是太累,也实在没精力管那么多了。

可表姐不这么想,用手吃饭可不是小事,这轻则是孩子吃相不雅,重则是孩子未来的教养人品问题。

所以哪怕轩轩再哭闹,哪怕她每次都得从头再来,苦口婆心的给孩子再讲一遍道理,哪怕这个过程得重复几百次,她都一遍遍的告诉自己要耐心,要坚持。

所谓,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至于那些口口声声说是为孩子打拼,为了孩子辛苦赚钱,却不肯抽出哪怕半天的时间在家陪伴孩子的爸妈们,他们真的有自己说的那样爱孩子吗?

表面上看,他们给了孩子高档玩具,名牌衣服,专门的保姆,就连奶粉尿不湿,都非国外进口的不能用。

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在用这些物质来弥补,乃至试图掩饰自己不能陪伴孩子左右的愧疚与心虚。

因为不想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陪伴孩子身上,所以他们买了一屋子的高档玩具来代替自己的陪伴;

因为没有耐心去一遍遍的教育引导孩子,所以他们举起了“快乐教育”的大旗。

宣扬说孩子是拿来宠的,不能太过束缚他们,什么见人打招呼啊,什么吃饭礼仪这种小事,等长大了自然就会了,何必强求呢?

因为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所以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

要吃冰淇淋,买!

要小朋友手上的玩具,好,妈妈去帮你要过来!

……

于是,天长日久,一个个熊孩子就这么诞生了。

他们之所以“熊”,不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太爱他们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的爸妈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都太少太少了。

所以,不要再说什么都是因为我太爱孩子,太心疼孩子了,所以才让他“熊”了一点。

更不要强词夺理说,小孩子嘛,要那么多规矩,那么多条条框框干什么?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恰恰相反,他们舍得花时间陪孩子;

舍得花时间耐心的去教育孩子,哪怕仅仅只是吃饭这样一件小事;

他们更明白,真正的爱并不是一味的给孩子自由,放任不管,而是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中,潜移默化的耐心与坚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