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爱写小说散文简友广场

评书连载:《闲话三国》(693)

2022-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文生修道
第64回:运玄机西山扎船                    趁浓雾曹营借箭(七)

    其实,奥妙就在这十四根绳索、一百四十个铃铛上。

      孔明方才拉动了左右的第一根绳,每根绳上十只铃,分别系在十条船上,也就是每船每绳一只铃。老军们听得铃声,一看,是第一根绳上的铃在作响。这根牵动的绳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前进”。

      因此,每条船的舱里出来几个老军,有的去起锚,有的到后梢把舵摆正,有的上顶棚,扯起三道风帆。虽然在十一月份,但今晚是一夜东风,船往赤壁是西北方,顺风。

      赤壁之战期间,共有三日四夜东风被孔明在军事上利用的。

      今天天气不好,因此起迷雾,刮东风。到明朝天亮,雾散云开,天气转晴,就仍旧变成西北风了。因此,孔明借箭回来时,又是一路顺风。一来一回都可以扯足顺风篷。

      再过十三天,到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又连刮三天三夜东风,孔明利用它火烧赤壁。或许那年十一月份还有几天东风,但与我书情无关,就不必提它了。

      等到船一开,二十几条船上所有的人统统进舱,把前舱门紧闭,有事进出一律走后舱。军师有什么命令,只要听铃声,看绳索上的纸条好了。

      那末,这七条绳索上都有些什么命令呢?第一根绳是“前进”;第二根“停泊”;第三根“后退”;第四根“掉头”;第五根是“呐喊”,即敲击破锣破鼓;第六根是“休息”;第七根是“听令”。

      何为听令?即孔明向老军口头下达命令。因为今夜的航行规则,全靠诸葛亮观看格盘来掌握方向。格盘即是初级的罗盘。军师察觉航向有偏,便立即拉动第七根绳索。这根绳索上的铃铛一响,二十条船就都把两侧的窗板各吊起一块。孔明通过窗口向邻近的两条船下达命令,或向左多少,或向右几何;然后,老军依次向两边把消息传递过去,大家一起扳正舵。因此,这根绳索是经常要用的,我就不每次都作交代了。

      另外,诸葛亮临时想到有什么事情要吩咐,也用这个办法。譬如,到明天天亮,孔明受满了十万余箭,想到应该“谢谢”曹操,也就拉动这第七根绳索,吩咐老军出舱致谢。

      鲁肃哪里知道这许多奥妙?只觉得不可思议,瞪大了双眼看着诸葛亮的举动。

      只见他忽儿站起来看看格盘,拉拉绳子,推起窗板,向两边船上交代几句说话;忽儿坐下来饮上一盏;忽儿又看看时辰香,拿起那根三尺长的通心竹管,推起窗板,伸到窗外,插入江水之中。

      ——虽然船与船之间靠得紧腾腾,但插一根竹管的空隙还是有的——嘴巴凑到竹管上,吸一口江水。鲁肃看得好笑:这家伙真象顽童一般,喝酒喝得口渴了,不去倒茶壶里的茶喝,倒去喝冷水!

      其实,孔明怎么会去吸江水呢?他是要辨辨江水的味道,以便判断船到了什么地方。因为同是一条长江,各处的水质不同,南边的水软、淡、清,北边的水硬、咸、浑。别说含在嘴里可以辨出,就是站在江边的山顶上望下去,也可以看出江水的颜色深浅不同,界限煞是分明,任你千百年来浪打潮涌,始终不会混淆。

      大家知道,北宋宰相王安石,能够一尝就知道苏东坡带来的水是长江上游还是中游、下游的。那末,何况诸葛亮呢!孔明素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个知识也属于地理的范畴。所以说,诸葛亮草船借箭,天文、地理都要用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