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过年习俗
老家的年从腊八开始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儿歌,孩子盼着过年,过年是穿新衣、吃美食。
过了腊八,农村的集市上明显的多了“年味”,忙碌了一年的庄稼人,终于有空置办年货,添置新的生活用品。过年的脚步一天一天近了,到了小年,过年的序幕正式拉开。老家把小年叫做“辞灶”,辞灶是过年的一部分,很有仪式感,这一天,要把前些日子集市上请回来“灶马”贴在灶台的后面,贴之前先把“灶马头”剪下来放在炕席下面。晚饭要吃饺子,饺子出锅时,先盛出两碗供在灶台上,一起供的还有黏黏的糖瓜,意思是让即将上天汇报工作的灶王爷尝点甜头儿,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或者是粘住灶王爷的嘴,少说坏话。
过了小年,春节就迫在眉睫了,人们也开始真的忙起来,扫房子、磨豆腐、蒸饽饽,老家的习俗是正月十五之前吃的馒头、包子都是年前蒸好的。蒸年糕也是家家户户的必修,“糕”和“高”同音,庄稼人盼望着一年比一年有更高的收成,更高的收入。
到了年除夕这天,女人们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上坟要放鞭炮,邀请祖先回家过年。上坟回来,家里的堂屋墙上,已经挂起了家堂轴子。轴子上面填写着祖宗的名讳。轴子前摆放着祖先的牌位,摆着香炉和蜡烛,还有供品,有糖果、水果之类的。讲究的人家还做几个碗,碗里有鱼、肉之类。
小时候没有电视,吃过晚饭就睡觉。睡到半夜三更,被母亲悄悄地叫起来。起来穿上新衣,在神秘中感觉大人一番忙碌。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不要说话,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因为过年的这一刻,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运道。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因此要烧最好的草----豆秸。因为草好,灶膛里火光熊熊,把半个院子都照亮了。取草时,院子里也铺好了豆秸和黍秸。饺子熟了,哥哥们举着早就绑好了鞭炮的杆子,父亲、母亲焚香烧纸,连同小年那天剪下的“灶马”点燃后,跪下向四面八方磕头。男孩子把鞭炮点燃,高高地举起来。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大人们完成了祭祀天地神灵的“发马”工作。院子里多了一层红红的爆仗皮。
回到屋子里,已经欢声笑语了。吃饺子之前,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而长辈们早已坐在炕上等待着了。一边磕头一边大声地报告长辈:给爷爷磕头,给奶奶磕头,给爹磕头,给娘磕头……长辈们在炕上响亮地说着:不用磕了,晚辈们磕了头,长辈们要给一点儿磕头钱,一毛或是两毛,这已经让孩子们兴奋雀跃了。现在是包红包,动辄成百上千,也没见孩子们多么兴奋。
每年年夜里的饺子母亲总是要包进六个钱、六个枣,吃到钱的预示着全年有钱,吃到枣的,预示着全年甜甜蜜蜜,每个人都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大人们吃到钱,母亲会说今年能挣到钱,小孩子吃到钱,母亲则会说今年会有钱花。总之,只要能吃到钱都会高兴不已。
吃完饺子,家长带着家中的男孩子到本家族长辈家中拜年,没有出嫁的女孩子则三五成群地站在大街上嘻嘻,评价着谁的新衣服好看。玩到中午,母亲会炖上年前早就买好的一条鱼,预示着家中年年有鱼。初一中午的这顿饭也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
“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拜岳母。”从年初二开始走亲戚,先是初二孩子去看望姥姥姥爷,舅舅,初三去姑家,初四这天出嫁的姑娘和姑爷回门。我直到结婚后才知道,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出嫁后的女儿初二回娘家,只有辽宁瓦房店和山东昌邑是初四回门。记得小时候问过母亲为什么女孩结婚后过年不能回家,母亲的解释是,嫁出去的姑娘不能见到家里的轴子,初三早上吃过饺子送完年撤下轴子后才能回家,否则会影响家中兄弟的运势。
担负着家中兄弟运势的重任,出嫁的女儿是万万不敢回娘家的。结婚后每年大年初二,碰到熟人都会问,怎么没回娘家,每次都是一番解释,每次都会引起一番不解。
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易逝。只要父母在,无论初二或初四都要回家看望父母,父母走了,老家成了故乡,过年可回可不回,回去是姊妹情谊,不回也有很多理由。如今过年更多的是回忆,没有了美食的诱惑、没有了神秘的气氛、没有了纯洁的童心,就没有了过年的乐趣。但年总是要过的,过年,意味着团圆团聚;过年,是中国人和谐家庭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