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之思维的发散与收敛
(本文是高志鹏领导力系列文章第11篇)
领导力,是影响他人的能力,通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影响他人,而是在很多关键时刻影响他人。作为领导者,经常要承受对于普通人而言巨大的压力,然后在危机关头,面对复杂局面做出正确决策,然后还要带领人们执行决策,直至成功。决策能力是领导力的核心能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尤其是做出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重大决策,需要思维的大开大合,即思维的发散与收敛。
发散,即思维跳跃,横向铺陈开去,联系到很多相关以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不受约束,天马行空。比如,想想曲别针的用法,至少可以发散出几十种用法,随便列举几种:挂窗帘、当牙签剔牙、扎破气球、抵住车胎气门放气、做临时的导线导电、当手机挂链、防身、固定小物件、钥匙环、挂画或者照片、清理指甲......发散思维的关键是不能提前设限,即先不考虑是否可行,肆意的任由思维驰骋。《亮剑》第一集,李云龙的独立团掩护总部撤退,与日军坂田联队打起了防御战。当他得知总部已经撤退到安全区域之后(没有了负担),立刻开始琢磨如何击溃对面的敌人、从正面突围。这个想法,是非常典型的发散思维,即先不考虑是否可行,而是不受任何约束的任由自己的想法驰骋。
收敛,即思维回归缜密,严格的运用因果法则,推理论证,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亮剑》第一集,李云龙有了正面击溃坂田的想法之后,开始耐心的琢磨具体的计划。在望远镜中,他观察到,对方支起了通讯用的电线杆,附近就是鬼子的指挥部。丰富的战斗经验中,有一条常识——擒贼先擒王。于是他叫来了炮兵王成柱,问王是否能干他一炮。王回答,敌人的指挥部设立的位置超出了我方的榴弹炮的射程了,但是如果能把阵地向前推进500米准行。李云龙听后,一条简单、可行并且逻辑清晰的4步作战计划瞬间完成,即由一营长张大彪带领敢死队向前突击500米;守住阵地(为炮兵的前移和射击赢得时间);炮兵干掉敌人的指挥部;最后趁敌军群龙无首之际全体部队发起攻击,击溃敌军,正面突围。如果说发散思维是横向思维,追求的是广度,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点子;那么,收敛思维则是纵向思维,追求的是深度,直指问题要害,通过严密的逻辑构建直达核心的解决方案。
如何提升发散思维能力呢?
1、拓宽知识面、视野和格局。知识面越丰富,视野越宽阔,格局越宏大,思维越不受约束。反之,如果知识面狭窄,视野局限,格局窄小,思考问题也必将坐进观天,思路难以打开。
2、培养胆量。胆量,虽然有先天差异,但是后天是可以培养的。胆子越大,越不容易受到思维束缚,反之胆小的人,很容易思维受限。
3、培养发散式的思维习惯,不预设立场。即不要开始就考虑是否可行,那样会一开始就限制了思维的展开。
4、多问“还有吗?”。
如何提升收敛思维能力呢?
1、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能力。遇事勤于思考事物表象背后所隐含的运行机理和事物发展规律。
2、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如果能构建起严密的逻辑链条,当下做出的选择一定可以得出想要的结果。
3、培养专注力。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如果能保持镇静,专注于深度的思考,则有利于发现和推演出逻辑链条。
4、多问“为什么?”。
如何综合运用两种思维呢?
1、先发散,后收敛;
总是要先打开思路,然后再逐步聚焦,直至锁定突破口。
2、发散的时候,不要收敛,并且需要提前设定发散用时;
不要收敛,是指发散的时候,不要判断是否可行,因为一旦开始收敛,就会阻碍发散的进程。比如,甲提出了一个点子,乙马上判断不可能,此时甲通常可能有2种反应,1是开始与乙辩论,向乙证明其点子的可行性,;2是退缩,不争论,也不再贡献点子了。提前设定发散用时,是因为当一群人的大脑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之后,点子的产生是停不下来的,所以需要设定截止时间。
3、收敛的时候,先设定标准,再进行收敛。
收敛,需要设定标准,最常用的标准是投入和产出。比如,李云龙的4步作战方案,投入(敢死队向前突击500米)较低,产出(干掉敌人指挥所)最高,因此是一个很棒的方案。
伟大的领导者,通常一面是天马行空,思维跳跃,另一方面又是逻辑严谨,考虑周详。提升领导力,需要让思维兼具发散与收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