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辈和上一辈的道德观
管理心理学老师是一个不太招大家待见的老师,大家觉得他太敏感纠结,一个小问题非要说半天自己的感受,扭扭捏捏不像个男人。
不过在上个月的考试里他出的最后一道题却是大学到现在我印象最深的一道试题:
你认为中国人这一代的道德水平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了呢?
唔,这题好像跟心理学没什么关系耶,不过有意思,我最喜欢这种可以随便瞎扯一番的题啦~
我想起来当时给我上“处事文化”公选课的另一个老师,他是信管院的副院长,却在他的那门课上一直给我们讲这个国家隐藏着的黑暗,甚至劝我们有机会赶紧移民,至多二十年,这个国家如果不发生大的变革就会垮掉。嘛,如果让他来答这个题,他肯定会答“下降,而且下降到这个国家历史上的最低点”。
不过我不是他。
那时候的想法主要还是受《虫师》《云图》这样的电影影响,想着"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所以这个时代,本质上也和之前的时代没什么很大的区别嘛。
于是那时候我是这样回答的:
我认为这个时代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与上一代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虽然在媒体上、在各种传媒中,我们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这个时代正在经历深刻的道德沦丧,八零后不如七零后,九零后不如八零后,一代不如一代”,但这实际上是证实偏差的产物。在中国这样一个遗老文化的国度里,大多数人有这样的偏见——新的一代都意味着反叛与堕落,这实际上是一种证实偏差(证实偏差是指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贬低与他们看法相左的观点)。
而且媒体为了博取眼球与点击,对于这个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情往往过度报道——起个惊世骇俗的标题啦、对各种丑闻做无休止的跟进追踪啊(娱乐圈尤其多)——这实际上是对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社会变差这一信念的迎合,是不客观的。作为个人来说,相对好的事件来说,注意力更容易被坏的事情吸引过去,这样注意上的偏差也会导致偏见。
从历史上来看,现在相对于清朝,相对于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时间跨度也不过几代人。人们的基因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所以人的本性也不会有很大改变,人的善恶也不会产生什么本质上的变化,所以我认为,这个时代的道德水平与上一代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但是这一个多月,我看了一些历史书之后,想法却发生了改变。
受到吕世浩的影响,我倾向于把这个时代的变革与秦始皇时候的变革联系在一起。某种程度上,三十年前的那场社会运动、与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是产生了相同的结果的。
在高中学进化论的时候,产生了一些那场运动类似于一场人工选择的模糊想法,淘汰掉一些人们身上的道德基因,留下那些适合的。
所以好好想想,会觉得那场运动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很多坏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人们的道德水平确乎下降了。不过道德水平的下降,并不像传媒所说的那样是从我们或者更早几年的年轻人开始的,而是在亲身经历那场运动创伤的上一辈人身上就开始发生。
至于到底人们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我有几条自己的看法:
1.敏锐感的丧失
这一条其实是长久以来存在于中国人身上的,只是好像在这样一个时代显得更凸出了。我这里所说的敏锐感是一种对于生活本质的体察,对他人痛楚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对自身行为形貌对他人影响的感知。
产生原因:在小的时候经历过那场运动的人,如果将自己身上的敏锐感打开,肯定会觉得十分痛苦,无奈之下,只好封闭自己的感官。人是有这样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果外界的信息让我痛楚,那么麻木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样子人长大后会产生一种比较强硬的价值观,觉得敏感是一种自己不能理解的很坏的东西,情绪想法过多是没有必要是吃饱撑的,于是这样的想法让敏感成为这个社会上一种弱势的性格,被大众鄙夷。
感想:在读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区别,国外小说里往往会体现出一种很强烈的人文关怀,会塑造出有很强烈人性的主角出来,但是中国的小说里,除了五四时期小说让人有一些那种感觉外,其他时期的小说都没有。我在这里不是说中国的小说不震撼不感人,而是强调那种人性的感觉(不知道怎么表达比较好诶)。中国的小说给我的感觉,更多的体现人在无止境的苦难里那种坚韧不拔活下去的意志,但这和西方小说里那些强烈的人性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丧失掉敏锐感,麻木一些,确实活得容易轻松一些。但是呢,我们老抱怨我们没有像样的文化产出,很少有能打动人心的书籍电影音乐,缺少一些真正具有洞见的新发现,我认为这跟敏锐感是很相关的。
如果说现实生活是广阔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越来越少人愿意潜到冰冷的海水里去见一见海平面下更广阔迷人的世界了。
2.阴谋论
阴谋论在我们周围其实是很显著存在的,反映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不信任感。
产生原因:作为那场社会运动最明显的后果,人跟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上升到了某个极端。但是,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原本恰恰是建立在人情与信任之上。
感想:你不知道那些活在痛苦失败中的大人有多多疑,他们不相信一切,别人的善意都会觉得是有所预谋,别人的一举一动都别有深意。世界上没有人会对你好,有的只是精明的算计。我见过一些活在底层的人,也听过一些上一辈人谈论政事,他们眼中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是满满的恶意,甚至有时候没有人要害他,他也会给自己设出一个假想敌,如果再深一些,就是被害妄想了吧。国家的意识形态,会深刻的作用到这个国家的个人身上,我现在越来越理解这一点。
去看看网上各种新闻的评论吧,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但实际上鲁迅还会失望,我认为这话只是他在绝望时候说出来的气话。但是我现在看到这句话正在成为现实。
3.对实体的迷恋
这里的实体是指可以比较清晰明确感知到的东西,比如金钱比如技术比如房子。对不那么具象的东西的虚无感,比如知识比如艺术比如文科。
产生原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些年来,社会阶层产生了巨大变动,上一辈人实际上是活在深刻的不安里的,他们眼见财主被打倒——现在的财富永远不够,要一直积蓄积蓄才能活的安稳;然后又见到知识分子被打倒——知识不是什么高贵的东西,上面一句话就能让知识分子尊严扫地,于是对权利盲目追逐;最后又见到商业的重新兴起——到底该相信什么?什么都抓不住,什么东西的高地位都似乎是转瞬即逝,那么,最好还是相信那些具体实在的东西吧,至少在当下,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会让我产生虚无感。
感想:在一个国家兴起的时候,确实需要很多的工程师来做实业,但这和个人需要是不一样的。在我们小时候,就被种下了这样的偏见——文科都是数学学不好才去学的,最好学理科,那样才有一门切切实实的手艺技术,才能在社会不断的变革中站稳脚跟;只有技术才重要,可以确实做出来的,计算出来的,才有意义,至于那些理论,都是假的,文科生弄出来自己玩的。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写犹太民族对于知识一直有一种崇敬,无论在何种苦难里都对知识分子保有最高的尊重,不知为何在读到这段时总觉得很感动。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其实是一个务虚的文化,到现在一跃之下完完整整变成务实文化,这样真的好吗?
4.保身
这里所说的保身指的是对于政治的保身,勿谈国是。
产生原因:发声者的十万种死法,不做死就不会死。
感想:印度电影《芭萨提的颜色》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置身事外评论很简单,责怪他人更加简单,你们怎么不出去改变着一切?勇敢站起来,加入政界、警局、政府,清理社会。可你们不会!我告诉你们为什么,因为那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抱怨要容易得多。”
而我们从小的教育是远离跟政治相关所有的东西。
以上都是自己个人的看法,难免有偏颇之处,希望不要被查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