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散文、小说写作技能经典文集

为什么我一直停留在写流水账的水平

2020-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彼岸晓吾_5c83

和不同的笔友聊天时,我时常会问他们:是什么令你开始写作的?

回答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以前就很喜欢写,但是太忙,没有时间实现这个心愿,后来看到身边的好友写得很不错了,而自己的内心也时常胸潮澎湃,感觉不吐不快,就开始写了。

这类“时常胸潮澎湃”的笔友多数很有才华,在写作上各有千秋,有的人小说已经写得有模有样,拥有大量粉丝,在不同的平台上都表现不凡。

第二种,偶尔听到一个朋友的故事很受感动,就顺手写了出来。这类笔友擅长写随笔散文类文章,往往文笔流畅,感情充沛。

第三种,开始时只是想试一下,看自己是否也能靠写文章挣一点钱,但是,坚持到现在,钱没挣到,却感觉充实开心了很多,于是就把写作当做一项业余爱好坚持下来,看到一条新闻,一个电影,或是读完一本书,就把感想表达出来,在报道文学,影评,书评方面逐渐找到了感觉。

目前,在浩瀚如海的写作大军队伍中,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流水账,故事,小说。有人说,大概每个学习写作的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我个人感觉,衡量一个好作者的终极标尺是写出好小说。反过来,看一个小说家的素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其散文随笔的写作水准。

有人形容小说家在感性空间里放纵自己时,就像饮了过量的酒一样,但心里却是有数的。这个“有数”,就是逻辑的把握能力。

即便是直接记录生活的文字,也仍然拥有独特的个性。质朴的文字不代表僵化无趣。很多知名作家的随笔,让人读起来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他们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一般人想不到的深刻见解。比如:王小波和汪曾祺。

如果你关注了写作秘籍杂货铺,你会发现,我的文章主要针对那些正在由散文和书评向故事转变的笔友。今天也如此,我们主要探讨的内容是:为什么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总感觉自己写的故事和小说都像流水账。

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定要弄清楚,首先,故事和流水账的区别。其次,故事和小说的区别。

我们先讨论故事和流水账的区别,故事需要有几个要素,而流水账就不用,你只需将事情写下来就行了。其实,很多人的流水账是为了今后写故事积累素材,因为尚未想清楚主题,于是先将整个事件写下来以免忘记。

故事要有完整的结构,即:剧情任务,两难冲突,情节转折和人物的合理性,流水账则不需要。

剧情任务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主人公王琦瑶是上海胡同里普通人家的女孩,长相秀丽,在摄影师程先生的鼓励下,参加了“上海小姐”的选美比赛后,幸运地荣获了第三名。之后,被旧上海的大人物收为姨太太。但是,大人物飞机失事了,王琦瑶的人生开始日益艰辛。

两难冲突

故事中必须要设计两难冲突,即主人公选择A时意味着放弃了B。这意味着故事中必须有三角框架,而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对立双方冲突。

大人物死后,康明逊出现了,无论外表还是修养,都是王琦瑶眼里的高富帅。康明逊是二房所生的孩子,他从小就在大房与二房之间周旋着,是大家族里唯一的男孩,属于正宗的接班人。

王琦瑶明知和康明逊在一起不会有未来却舍不得放手,直到怀上了这个男人的孩子,事情才不得已画上了句号。在王琦瑶最无助的时刻,竟然再次遇到了以前喜欢她的程先生。但王琦瑶的纠结和犹豫,使她再次失去了程先生。

情节转折

故事中必须有一次剧情逆转,要“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通篇的平铺直叙要不得。再次失去了程先生,王琦瑶的日子开始走下坡路,而且越来越悲惨。

人物的合理性

这里指故事中人物行为动机、性格和转变要合理,要让读者能跟得住,即时时刻刻让读者感到:“如果我是他,在那种情况下,我也会那么做。”人物如果莫名其妙做了某件事,前后没有必要的交代和解释,读者只会懵掉。

人物的的合理性取决于人物的性格,古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人物描述,需要有性格。不仅故事需要,小说更需要。

下面我们简单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王琦瑶五十出头时,遇到了二十六岁的体育教师"老克拉",在这样的年龄差面前,本来不会有故事,而老克拉却偏偏想要小牛吃老草,开始对王琦瑶死缠烂打,孤独的王琦瑶未能抵挡住他青春逼人的攻势,很快就住在一起了。几个月后,老克拉幡然醒悟,丢下已经在爱情中“病入膏肓”的王琦瑶,绝情离去。老克拉最后一次来时,王琦瑶竟然抱来价值昂贵的金条对他说:“我把这金条交给你,只是希望你陪陪而已。”

小说进展到此,既让读者颇感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剧情的发展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

上面我用《长恨歌》的例子说明了故事的几个要素:完整的结构,剧情任务、两难冲突、情节转折和人物合理性。而流水账则不必。知道了这一区别,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作品总是在流水账中徘徊了。如果故事中没有两难选择,只是叙述男主女主相遇相爱分手复合分手复合,事实有点酸,这样的故事只能是流水账。

故事和小说的区别:

一个能完成故事的时代精神的作家,就一定能够把他笔下的故事从美学推向存在,直至把小说推向它所能抵达的真正的深渊。

我们都在写,我们可以把一个故事描绘出来。但是故事完成后,却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我们缺少的东西,就是我们和作家的区别。

许多人具有讲故事的才华,但他没有完成提炼故事精神的能力,而这,正是一个通俗写手和大师之间的区别所在:前者注重故事的趣味,后者完成故事的精神。

怎样从故事跨越到小说,我们今天不做深入探讨,只亮出概念。今后,我们会慢慢展开这个课题。

最后,对这个课题感兴趣的简友,可以去看一本书:《故事》作者罗伯特·麦基。该书对《教父》《阿甘正传》等经典影片详细分析后,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

我摘录几段话作为引子,供大家参考:

“至于技巧,初学者误以为是手艺的东西,只不过是他对昕遇到的每一部小说、电影或戏剧中的故事要素的无意识的吸收。当他写作时,他会将自己的作品与一个他在阅读和观看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模式进行比照,并据此进行修改。很多人把这称为“直觉”,然而这纯粹是一种习惯,而且具有严重的局限性。他不是模仿他心目中的偶像,就是把自己想象为先锋派作家,反叛偶像的模式。”

“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但讲故事的总体水平却每况愈下。如今想要成为作家的人,根本没有学好本行的手艺便蜂拥到打字机前。”

“信你的人物会比真人更真实,相信你虚构的世界要比具体世界更深刻。”

“自知是开始写作的关键。 ”

最后,希望今天的分析可以帮笔友理清一个问题:我处于哪个阶段,为什么一直在写流水账。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方向,接下来的日子可以轻松启程了。

谈写作主编徒步独行有段话:“一百万人里面,只能出一位英雄,而这位英雄,就是把事情做到最极致的那个人。”写作这件事和学习任何技能是一样的,你对她凑乎,她也只能给你一个及格,你对她认真钻研,踏实实践,她也会回报你明显的进步和惊喜。

这个世界很公平,人和人之间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差别是,你是否认真琢磨过写作到底需要什么技能,静下心来思考过自己,我还差些什么?怎么补上?一个深度的思考,胜过100次行动。
一个正确的战略,胜过100种计划。

自从肺炎病毒传播以来,很多人写不出好文章了,担忧和焦虑在潜意识深处干扰着我们,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越是这种时刻,越是要沉下心来。我们是写作的人,不论身在何处,首先要将一颗写作的心安放妥当。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忍耐的民族,我们经历过那么多自然灾害,疾病和苦难,没有什么能打倒我们,所有的磨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眼下的禁足让我们憋出想象的翅膀,当雨过天晴,我们将展翅飞翔,比起灾难之前,我们会飞得更高,冲得更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