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真的天天被父母和老师打吗?

2024-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想读名著

眼看寒假快结束了,无数家长又感叹“神兽终于要归笼”了。咱们做父母的,可真不容易!这里就聊个相关的话题吧。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里午睡,一合眼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感觉跟着秦可卿来到了一个地方,“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这就是“太虚幻境”了。

这时候,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

“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去。”

听了宝玉这话,是不是觉得这孩子真的太苦了,居然天天被师傅父母打!

其实用膝盖想也知道,宝玉是不可能天天挨打的。那他为会么这样说呢?我觉得是要考虑两种情况。

一是宝玉的夸张。

如果非要提到“打”,那么也得说宝玉其实省略了一个字:骂。

且更多的恐怕还是骂。并且这个骂也包括了他母亲王夫人的唠叨在里面。

对宝玉来说,最怕的当然那个“打”字了。

父亲贾政拿起棍棒来打终究是少数,师傅贾代儒拿起戒尺来打那可能有过几次的,毕竟贾代儒老先生打起孙子贾瑞来也是毫不手软的。

不过无论怎样,都不至于天天打骂,只是打骂形成的记忆太尖锐了。搞得宝玉一想起父母师傅,就条件反射般对应到打骂,父母师傅成了打骂的代名词。

就像祖母史太君是“安全”的代名词一样。

二是教育的事实。

另一方面还得说,打骂教育还真的是传统的常态。

出发点当然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不是真的对孩子好?这个就值得探讨了。

因为凡是打骂,恐怕至少有一半是为了自己。

比如贾政,把宝玉打得半死的那一顿,既因为宝玉在外乱交三教九流的朋友,在内“奸淫母婢”,又因为宝玉的这种丑事让他在外丢了脸,让贾府看不到希望。

他动手打宝玉的时候,发泄的欲望多过教育。

又如,贾代儒的惩罚,打板子是基础的,却把背书也作为一种惩罚手段。目的也只是要包括贾瑞在内的那些孩子听话,别捣乱,但是背书由此更会变成令人深恶痛绝的负担,恐怕是没有考虑过了。

就是说,没有考虑教育的宗旨。

而这些,难道只发生在贾政和贾代儒这些“老式家长”的身上吗?

所以说,宝玉觉得自己“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即是夸张,却也是挺真实的感受。

朋友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