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漫游散文

里斯本失落吗?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55人  快丶长大

序言

1月19日晚在马德里与友人别过,乘坐夜车八个小时前往里斯本,是我伊比利亚半岛之旅的最后一站,从没见过的大西洋,你好!

正文

从马德里乘坐夜间大巴到里斯本,没想到居然早到了。凌晨地铁也没有开,订的guest house也没有开,第一次感觉到了绝望。大约在寒风中等了一个小时,终于进到室内。之后便沉沉的睡去,直到中午。

再次醒来,扫去疲倦,再仔细打量里斯本的山路——起起伏伏,建在海边丘陵上,台阶和路边多有野草,房子有点老旧,作为城市有点破败之感。接着,迈开双腿,沿着往低处走的感觉一路走到无花果广场,才感觉柳暗花明。抬头望见广场左手边的蓝天下,有一座城堡,上面国旗飘扬,隐约能见到游人从上面探出头。我心里决定,管他什么计划安排,等会吃了饭先去那了。看了地图,发现名叫圣若热城堡。

在一家中餐馆吃了碗面之后,顺着导航去了。又是沿着山路,一路上有电梯,还有网红穿着美丽冻人的纱裙拍照。进入城堡,首先视线就被远处的广阔水域和建筑吸引,径直往露台走去。这里游客们或休憩,或闲谈,或合影留念,徘徊不肯去。露台上古树成荫,边缘的城垛青苔里诉说着岁月;再抬头,远处有著名的大桥和十字架雕像,有成片的红屋顶白墙的葡萄牙建筑,还有反射着午后阳光的水道。让人疑心,那边才是大西洋的方向?

蓝天白云,红瓦白墙

原来里斯本建在大西洋深入伊比利亚半岛的Taugs海湾的北岸,一桥之隔是南岸的阿尔马达。按照我面朝南,向东望是越来越浅的海湾,向西是浩浩大西洋所在。(大西洋肯定在西边啊,废话)心想着第二天将前往罗卡角,欧陆的最西端,不免心驰神往。因为即便现在也能感受到大西洋真的很蓝了。和我们的渤海东海都不一样,可能南海稍能比拟。

进入城堡稍微参观,里面略显逼仄,灯光昏暗,寥寥几件展品大概勾勒出里斯本的发展史。伊比利亚半岛在公元七世纪被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国的一支摩尔人纳入版图,接着就是长达三个世纪的天主教收复失地运动,现代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是在此期间相继出现。而这座城堡原本为摩尔人修建的军事要塞,葡萄牙第一任国王阿方索一世在此城堡周边扩建出了里斯本市。后来由于面向大西洋的优越地理位置,里斯本作为港口首都集聚了越来越多四面八方的贸易人员,里斯本市多次扩建,而城堡始终屹立。


那堆蓝色标记的就是我在的位置,看到的桥式A2

走出城堡的展厅,登上城楼,眺望里斯本市,我为之一振,拍了很多照片。可惜略显逆光,没有出什么特别的大片。在城堡内逡巡一段时间,我决定趁着还没关门,赶紧一溜小跑跑去了先贤祠,好在一路下坡。

先贤祠从外观看,无甚特殊,洁白外观,下部方正,上部是半球穹顶,和一座教堂相似。走进去,首先被工作人员引进一个小房间,倒吸一口气,和普通人家客厅大小房间里,陈列着四座棺椁,属于谁我却一个都不认识。房间正中有介绍牌,看完倒吸一口冷气——四座棺椁的主人分别是葡萄牙从王国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几位主要领袖,分别有共和派、军人出身的独裁者、民选总统等。一个房间里浓缩的是小小葡萄牙风云激荡的走向共和、威权统治、民主化的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对葡萄牙历史此前几乎不了解,现在却有点敬佩。倘若在中国,这间房里将躺着的是孙中山、宋教仁、袁世凯和蒋介石的遗体,国人将作何感想?所以葡萄牙人在这点上对于历史是宽容的,对于革命领袖还是独裁领袖也是宽容的。


从露台上看先贤祠穹顶

走出房间,拾级而上才发现先贤祠一共四五层的样子,走到顶楼的天台也能看见远方。但之前也看够了海,接着要在闭关前赶紧浏览完一遍。记得二楼的回廊里有萨拉查总统的各展,细细看来回顾这位独裁者的一生。我惊奇地发现,葡萄牙人民虽然用康乃馨革命终结了军事独裁统治,却没有对这些独裁者们打上什么反动的标签。相反,萨拉查仍是目前葡萄牙最伟大的人物。这就不得不让我感到匪夷所思了。但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君主专制根深蒂固的国家,突如其来的革命可以赶走王权,却未必能带来稳定。失去定于一尊的压舱石,各方势力必将你方唱罢我登台,在彷徨不知所措的国民尚未达成政治共识前,共和制和无政府、混乱、脆弱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时,强有力的政治领袖允诺拯救国民于水火,必将趁势而起,威权式的独裁统治会成为一种不太满意但还过得去的唯一选择。

最后来到先贤祠穹顶下,看到真正的主要展厅。大理石雕刻的棺椁各有六尊。这里面躺着的人物赫赫功业,说影响了全人类也不为过。列举一二,达伽马,第一个开辟前往印度的航路;恩里克,国人更熟悉的翻译是亨利王子,葡萄牙航海之父;还有国内知之甚少的贾梅士,这位独眼诗人在澳门写下了葡萄牙语《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译本《葡国魂》,是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文艺复兴诗人。在这里真正感受到大航海时代在这里开始,人类文明的飞速进展和印第安人的灭绝从这里开始,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开拓世界的殖民帝国从这里开始!而将大诗人和诸多探险家、政治家一同陈列与先贤祠,并置于同等地位,也说明文学和语言在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同样功不可没,和拓土开疆一样值得后人瞻仰,这是何等远见卓识!


先贤祠的穹顶总有一种让人抬头到颈椎病也觉得好看的几何图形的感觉

自先贤祠出来,日影西斜,我决定再去高处的圣卢西亚露台去看夕阳。走到一看,一处不大的露台有一个小广场,中心不知道是哪位伟人的雕塑,露台的装饰是颇具东方风格的蓝白瓷砖。可惜这里并不能看到夕阳,向西望去被挡住了视线。但是有幸看到有乐队在此卖艺,以及东方的月出映着晚霞。


错过了夕阳,我还有月出和晚霞

晚上没有什么地方开门,我搭车去另一个区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虽然知道应该不会开门,但那边的一家百年老店,据说他们发明的蛋挞后来被叫做“葡式蛋挞”。排着队买到,也只能外带。刚刚入口感觉醇香滑嫩,还没仔细咀嚼就吞下去了,赶紧再来一个。直到吃到第三个,才感觉到好腻啊,有点吃不下了。


装在盒子里压变形的葡式蛋挞,沾肉桂粉你试过吗

后来手机没电,赶紧找了一家餐厅吃饭充电。酒足饭饱之后在海边逛了逛,海边有很多能容纳两个人的躺椅,十分惬意了。里斯本的海风不大,温度也不低,适合享受生活。然后等不到公交车,走了回去。

晚上回到guest house,躺在床上想着。葡萄牙曾经随时冒着被西班牙吞并的危险(历史上也确实被吞并过),通向欧洲大陆的陆路完全被西班牙隔断,面向大西洋的环境等等因素,都促使这个小国奋力一搏向远洋出发,开拓万里波涛。它确实走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前列,率先成为殖民帝国,同时本土薄弱使他永远的痛。列强后来居上,葡萄牙也只能望洋兴叹,看着自己的一点点衰落。巴西独立,澳门回归,东帝汶是殖民帝国最终复归欧洲一隅小国的终点。十八世纪的里斯本大地震后,葡萄牙的体量难以承受,至今未能恢复元气。二十世纪差不多和中国同时被推翻君主制,经历很长时间的无政府状态和威权统治。现在又深陷债务泥潭,失业率高居不下。可我在这里却感受不到,在十度左右的海风中,葡萄牙人过得还算从容,里斯本到底是否失落过往昔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