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谈孔子:孔子的“
孔子的“人类认同”观,是构成孔子仁学的基本思想内容之一。孔子的“人类认同”观,既是对华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同时又对其做了重大发展。作为古代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成果之一,孔子“人类认同”观的中心内容是,世人原本均属同类,因而理应彼此友善相待。孔子的“爱人”观、“待人”观等(详见“学习篇”),基本就都是由此发展而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孔子的“人类认同”观,首先应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截至于孔子之前,华夏先民尚未能形成普遍的人类认同意识,当然也就还没有今天所谓的“人类”概念。在先秦典籍中,“人类”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知北遊》——
“已化(变)为生,又化为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不过,这已经是孔子之后一百多年的事了。
直至春秋中期,先民对于世人,也还只是具有局部性的认同意识,这也就是当时先民所谓的“类”。例如《诗经•大雅•既醉》所载,“孝子不匮,永锡(赐)尔类”,就是这方面的例证。在当时,“类”和“族”两者的词义基本相近同,都是指有血缘联系的人群而言,所以两者才又时常连用而合称之为“族类”。
“类”指有血缘关系的群体而言,这在《论语》中依然有所反映。例如孔子所谓——
“有教无类。”(《卫灵公》)
马融为此做注曰:“教无有种类”(魏•何晏《论语集解》引),亦即孔子的施教对象,没有族类方面的限制,而是面向世人普遍开放。
甚至到了战国晚期,“类”指具有血缘联系的人群而言这种情况,也还依然存在。例如《荀子•礼论》所载——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荀子这里所谓的“类”,毫无疑问,显然就是在指有血缘联系的族群而言。
由于当时先民的人类认同意识,尚基本局限于血缘联系的范围之内,这则决定了,当时先民还不能普遍地把世人视为己之同类,并进而彼此相互善待之。当时不同的族类之间,普遍缺乏认同感与信任感,往往更多存在的是彼此猜忌与疑惧。极端情况下,甚至于把对方等同于异类禽兽。在古代典籍中,这方面的载述屡见不鲜。例如——
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国语•晋语四》)
《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左传》成公四年)
狄,封(大)豕豺狼也,不可厌(满足)也。
(《国语•周语中》)
以上就是截至于孔子之前,华夏先民之人类认同的基本状况。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西周以迄春秋中叶的数百年间,华夏先民的人类认同意识,同时又不断有所突破与发展。具体而言,在此数百年间,由于宗法制与传统礼乐教化的普遍推行与影响,伴随着社会交往的越来越广泛而频繁,在广袤的中华(特别是中原)地域内,华夏先民同时也开始逐渐萌生了,大家同是炎黄子孙的广泛共识,以及大家同为华夏民族的理念。孔子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了普遍视世人为己之同类的“人类认同”观。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