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 生活中的争端,可能就来自这里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D常新

   生活不免发生争端。每一次交锋人们歇斯底里的吼叫,可是谁也不能就此平息矛盾冲突。我曾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问过那个争端中的一方,她讲到,不是因为实实在在的分歧,而是因为对方听非所言,答非所问。A方陈述己方观点,脸红气粗,剑拔弩张,B方不是针对对方论点做驳论,而是做起了另一番己方陈述;A方愈加滔滔不绝,B方仍各持己见……局外人不用摸清双方争端意图,而作为有时争端中的一方,可否许你自己知你的意图?

你侵犯我,我攻击你,丛林法则残忍而单纯。

   争端大多来自语言,少数来自行为。你一言我一语,与其说我们得到了信息的交互,不如说我们的倾诉欲得到了满足。我见过好多将“话多"作为一种罪名冠在别人头上的情景,我也不想替他们平反。倒不如一起分析为何会有这种罪名。在某个场合,一位十分年轻的小伙子做了某种特别形容或者说了某种清奇的观点被赞扬,当他想继续一番说话时却被识大体的父母用眼神制止,拽着他的衣领到自己身边,小声对他说,你尚年幼怎可如此多话?在某个学府的小径,石凳上的人高声呼和,路过的人极少侧耳停留。也许他有商品要推销,也许他有事情要讲明,也许他有情怀要抒发……匆匆过客的心里只有自己为之匆匆的使命,为何要去满足这个不相干的人的表演欲和倾诉欲?某种时刻里,那对父母出于考虑自己的光彩,可能只希望儿子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儒雅乖巧的教养,超出的不是不可接受,而是和既定想法有冲突,这种冲突使得父母只顾及自己的需求。他说,而你不愿意听,这可能只是发生争端的开始。

    争端总是让人焦头烂额。记得曾经有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的争端就像感冒,发生一次会对关系带来好处。以前我是同意的。问题的出现意味着我们的关系和相处会往尽善尽美的方向再走一步,当然,前提是我们得用合理的争端解决问题。后来,我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都告诉我,争端的出现不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

     不妨再来回想几个细节,起源于一方抱怨的争端,作为极度热情的一方,在唇枪舌战间是否希望火药味就此停止?

     一方的讲述还没有完,另一方也开始了讲述相似经历或体验,只不过一个比一个声音更大些,一个更希望把自己的东西讲完整,做了一种打断对方的尝试。接着互相尝试。

     和上述的一条相似。这条只有参加过辩论的宝们能理解。讨论辩题会出现一波比一波声高的状态。其实这个时候的辩题讨论进程是停止的。也就是说,这种讨论是没有用的。

(想起来再进行赘述)

     如果在争端即将发生之时,你选择了倾听呢。你可能会说,那个人生着气,话里充满了弓弩的味道。如果他的怒是作为缺失某种东西的代偿反应呢。如果你的怒是因为别人不听你所说,你会告诉他,我想你听我说,还是你先听我说!

    每个看似气不可扼的状态下或多或少藏着脆弱的灵魂。信息输出的快感也许远胜于输入的收获和思考。一方面,倾诉欲使然;一方面,表现欲使然。伟大的哲人会希望通过争论的方式完善自己的思想,这个过程中外部信息的内化永远多于不停的发表自己言论。如果作为普通人,我们何不选择更为柔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被倾听,被认同的欲望呢。在这之前,何不愉快的选择满足对方以求共赢呢。

     如果我们可以强大到包容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