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西塞罗:论老年
书名:《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
作者:西塞罗【古罗马】
《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我读书不多,哲学类的书籍读得也少,古罗马时期的书读得更少,少到只有那么一两本。这一类的书,对我来说读起来稍显困难,很少能一气呵成读完一篇,有时翻过几页,有时好久都不碰,但也陆陆续续翻看。就好像隔着两千多年的时间,有一位老者用他身边的人、事在你耳边絮絮叨叨,讲述他认为人生中重要的原则、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开始被那些陌生的人名、学派和长篇的想到哪说到哪的叙述弄得有些烦躁,后来渐渐发现这些论述中闪烁着两千多年前沉淀至今的一些智慧,只是需要耐心需要用心去体验。也许,我还需要很久才能读完这一本,也许,这一本我还需要读很多回。这一次,先把我觉得感动的一些片段分享摘要出来。
以下是书中论老年部分:
老年之所以被认为不幸福有四个理由:第一是,它使我们不能从事积极的工作;第二是,它使身体衰弱;第三是,它几乎剥夺了我们所有感官上的快乐;第四是,它的下一步就是死亡。
关于老年,你还能想到更多的不幸吗?精力、健康、欢娱渐渐消失,死亡如影随形,也必然如期而至。如果说世界的元意义是活着Being,那死亡就是将这意义颠覆的终结。很少有人会不知老之将至吧?前几天看过一则分享,里面提到中国现在70岁以上老人数量大概在8000W左右,我的父母距离这个年岁也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如何帮助他们度过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其实是很困惑的。读这一篇,也是希望从中受到一些启发,不论对自己还是对父母。
正如明智的老年人喜欢同有出息的年轻人交往,年轻人的亲近和爱戴可以减除老年的孤寂一样,年轻人也乐于聆听老年人的教诲,这些教诲有助于他们去寻求美好的人生。
记得同一位年长的朋友聊天,他评价我说:“你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因为你缺乏一种用他人的智慧来充实自己的本领。”现在看到两千年前的智者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关系就有了这样的界定,突然感叹有些道理知道的太晚。
最近两年有意识的和父母长辈聊天,发现即使不善言语的老人在谈到他的过往时也会娓娓道来,他们看人看事都有一套自己的原则,有些原则甚至和现在格格不入,可是都是很质朴很坚实的存在着。
当你身强力壮时,你就享受那份幸福;当你身体衰老时,你就别再指望恢复昔日强健的体魄——除非我们认为,年轻人应当希望自己再回到童年时代,中年人应当希望自己再回到青年时代。生命的历程是固定不变的,“自然”只安排一条道路,而且每个人只能走一趟;我们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各有特色;因此,童年的稚弱、青年的激情、中年的稳健、老年的睿智——都有某种自然优势,人们应当适合时宜地享用这种优势。
这段很容易理解,用我爸的话说就是:“人这一辈子,什么样的年纪,就该干什么时候的事儿。”
关于死亡,这位两千年前的智者相信:“人的灵魂是神圣的。灵魂离开肉体后便回归于天。”这也是我在一部意大利电影《灿烂人生》中最喜欢的对死亡最温暖的解读方式:“蒙主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