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学生群文读本》读书心得
本月的读书任务,提起来很惭愧,只读了一小本书,就是蒋军晶老师的六年级小学生群文读本。读完这本书关注点就放在了群文阅读议题3:小小说的意外结局。因为我教的六年级部编本教材上册第四单元安排的就是小说,所以看完之后马上就觉得这个议题非常契合我的教学。于是决定把这个议题安排的几篇小说融入到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去。很荣幸,刚刚听过蒋军晶老师亲自执教的《桥》这篇课文,所以拿来听课记录再次熟悉后就现学现卖了。学生在环境描写中领悟到这篇小说的特色:大量运用拟人、比喻;运用长短句。在让学生领悟结尾的特色时,我没有引导,而是学习蒋老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阅读《在柏林》,来发现这两篇小说结尾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桥》的作者谈歌两次设置悬念,在结尾处答案揭晓,我们才得知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在柏林》同样在结尾我们才明白老妇为什么一直在说:“一二三”,才明白为什么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战争带来的灾难不言而喻。这样的结尾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在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结尾的这种特色,领会了小说的魅力后,我顺势激励:“老师准备了几篇小说,他们的结尾也同样出乎意料。现在我来读这些小说,结尾不读,你们来猜猜结尾,看谁能猜中,怎么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第一篇小说:【澳】泰格特的《窗》,这个病人探头朝窗口望去,他看到了什么呢?没想到学生一下子就猜中了。“你们太厉害了!还愿继续挑战吗?”“愿意!”分享第二篇小说【日】星新一文的《雪夜》,警察在楼上看到了什么呢?学生有两种猜想:一种是儿子已经死了,老两口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一种猜测是老两口根本没有儿子,太想有个儿子了。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第一种猜想。虽说两个猜想不同但都猜中了没有儿子。学生的想象力真的太丰富了!大大夸赞了学生们后,我说:“结尾出乎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你们能从文中找出一些依据吗?”学生又回到《桥》这篇课文,马上找出了依据。可见这个结尾虽出乎意料却又是情理之中,是必然啊!学生再次深深感受到了小说结尾的魅力。
学习《桥》这篇小说,我和孩子们又一起阅读了三篇小说。这就是群文阅读的魅力,这就是群文阅读带给我们的受益。感谢蒋军晶老师精心收录的这些优秀的作品,我会不断尝试群文阅读教学,与阅读为伴,与群文为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