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狂人日记》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光.jpg
文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4月。”(摘自百度词条。)此时他37岁,从他的人生经历来说,这正好是一个阅历丰富又不缺乏激情的年龄阶段,所以自从第一篇白话文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进入他的文学创作高峰期。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倡导者而言,他的笔是一把锋利的剑,要抨击时势,进行一场文化的颠覆运动。我们国家那时所处的,完全是一个落后封闭、倍被凌辱、又无比混乱的局面,那个年代在外见识过、受过深重苦难、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看清要拯救的是国人的灵魂,所以他们抱着这样的使命,希望唤醒沉睡麻木中的人们,担负起拯救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使命。就像孔子即使桃李满天下,他完全可以从政,但他却只是当一个老师,他有他的使命,他的使命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道德伦理系统,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法律,从天子到平民老百姓,都遵循的伦理道德。文学在不同时期承担不同使命。
“救救孩子……”
旧社会是吃人的礼教,目的在于维持旧体制,上层级阶想要保留自己固有的社会地位,不想变动,不想被革新,不想地位动摇,他们手上沾满杀人的血,即使他没动手举起刀子,他们杀戮革命者,他们压制、鼓动愚昧的老百姓。老百姓吃着人血馒头,还以为这是救命食粮。
当前教育给孩子们吃的是看上去美味可口、各式各样的彩色馒头,实际上是掺杂各种添加剂、催化剂的消费产品。如果说封建礼教是吃人的,那现代的馒头就是精神的麻痹,包裹在温情之下失去自由的孩子们。
距离五四运动过去一百多年,如果鲁迅他们那一代文人还活着,他们是否会为现代感到痛心疾首?他们的历史以一种激烈的方式进行变革,以流血的形式进行斗争。
社会的变革从来不是一两个文化先驱的事,还需要那么多人勇而无畏地迈向未知的前方。可是,勇敢的人太少,我们多数人不自觉地跟随大众潮流,毕竟,随波逐流才是最安全的生活方式。
鲁迅先生发出“救救孩子……”这样的呐喊,那时社会是如此,现代社会难道就不再需要这样的声音吗?如《狂人日记》中描述的青少年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谁是罪魁祸首?这个社会,每个家庭都要承担责任,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压抑。五四运动提倡的自由、平等观,到现在我们很多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脚步,看到的只是表象,内心的肤浅。
文学本质之探讨
对于初试小说的写作者来说,日记体是最适合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但此时的鲁迅心态是成熟的,见识多,看事物也比较深刻,所以他想要通过小说来表达的想法肯定很多。小说描写的这个人物有双重寓意,一方面是当时社会对革命者、有不同思想的人视为异类,把他们当成精神病患者,另一方面是通过精神病患者的眼里看到的世界才是真正扭曲的,他才是唯一正常的人。
小说并非杂文,散文贵直,小说贵曲,小说要运用多式多样描述手法相结合,通过故事的展开表达出某个想法或某些理念。我认为作者的第一篇小说还是显得有些单薄,没有他的杂文铿锵有力。就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俗语一样,一个写出《中国小说史略》,作为第一个完整地对中国小说有一个梳理、总结、归纳过程的严肃学者来说,他肯定会写小说,只是他的小说不及他的杂文精彩。
如果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纯粹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作者以一个精神错乱者的口吻描写出一副变态的世事画面,人物形象逼真但不够丰满,很多情节没展开,自我的东西太多,无法让读者很好地融入其中。
现在回过头来看,新文化运动是否太过激烈,片面地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新文学,提出“打倒孔家店”,摒弃八股文,实际上那时的孔孟思想已经是宋儒等历代文人知识分子改动过的,或者说是被某些统治者利用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其糟粕,但仍有其精华。
而我认为文学不应该是一场革命,文学和宗教一样,是一股慈悲的力量,对人性的恶和善都可以包容,而不是抨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让所有善和恶都得到安置,让每个心灵能看到世界的美和内心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