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使馆的大Offer
揭秘某M国驻华使馆日常乐事。
我朋友在某M国驻华使馆里工作快三年了,每天都有很多乐事,她跟我说的时候真是刷新我三观。此处每日记录一二,供大家解闷。
大家千万不要乱猜这是哪个国家,切莫对号入座。
使馆的大Offer
一个星期后,我朋友收到了使馆的电话通知:使馆决定录用她了。
打电话的人听起来并不是当天参与面试的任何一位,仅仅沟通了可以到岗的日期。我朋友当然希望越快越好。
电话那端的人很满意,说期待尽快到岗,他就要挂断电话了。
不对。
此时她意识到他们既没有提及薪水、休假等待遇问题,也没有让她提供除了身份证信息以外的其他任何资料。
说好的二面呢?
既然这是电话offer,看来招聘过程已然结束。
“请等一下!” 她打断。
对方居然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嗯,我还不知道工资、年假,以及其他福利待遇这些事情”,我朋友解释。
对方淡淡的回答:“你的工资是每个月8200元,年假是20天。”
“每月8200元,这是税前工资吗?”我朋友追问。
“税前?”对方顿了一下,好像很困惑,“上什么税,这个钱就是都给你的。”
“您的意思是,这8200元是到手的工资吗?那……怎么缴纳社保呢?”
“社保?什么是社保?”
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他。
“没有什么保险需要缴纳”,对方回答。
“那今后的职业发展,还有,还有工资是否会有提升呢?”我朋友心里开始后悔这些问题为什么不在面试中主动提出来。
对方也应该没有做好她会问这些问题的准备。他语速明显放慢的回答道:“如果你可以一直在我们使馆工作,并且表现好的话,你会一直是作大使秘书。至于薪水,有调整的机会的话,自然你会得到更好的报酬。”
我朋友继续追问请假、上班时间、工作节奏和其他福利等问题,对方竟开始有点紧张了,有点急于挂电话,说了几句没有明确答案的回答。
这才明白,工资就是每月的固定数额,直接发放到手,没有任何保险代缴也不扣税。未来的工资能不能增长、怎么增长都不好说。什么员工激励、考核、培训等等,纯粹自己想多了。说白了,就是“黑工”嘛。
她后来跟我说,当时纯粹是被“使馆”这个名头灌了迷魂汤,觉得一个使馆再差还能差到哪去?再说她当时又急于找工作,心心念念都想去使馆圈里工作,怎么能放弃呢?
好歹这也是M国,这可是M国驻华大使馆,有大使亲自来面试的呀!
就因为我朋友这么想的,在后来的三年才有了那么多奇葩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