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无声,风过有痕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90156/da4fcc6d23fb4f85.jpg)
读《如果大雪封门》这部小说真是一种享受。开篇就被那段风的描写给抓住了。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徐徐拉开帷幕。在情节的推动下,我们渐渐走进四个北漂年轻人的生活。有因才有果。整个故事是如何在情节的推动下层层展开的呢?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这篇小说中情节间的因果联系。
第一条线,我——鸽子——慧聪
一大早,“我”上到房顶想要捡回宝来放在房顶的木凳。这时,鸽群正好从我头顶飞过。“我”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犯病时对所有的声响极其敏感。我被鸽哨声折磨得头疼欲裂。“我”不讨厌鸽子,“我”讨厌的是鸽哨。
第一组因果:我因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所以讨厌鸽哨。
鸽肉营养价值高,鸽子们因此招来杀身之祸。“我”、行健和米箩合伙用弹弓射杀鸽子。我们隔三差五就有鲜美的鸽肉吃,那群鸽子的数量在一天天减少。这引起了放鸽人慧聪的怀疑。有一天,当我正追着鸽子跑时,被慧聪堵住了。
第二组因果:我们仨射杀鸽子,引起慧聪的怀疑,我与慧聪因此相识。
真应了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慧聪提起的一件旧事,让我对他心存感激。
原来宝来在“花川广场”酒吧门口被混混群殴时,慧聪就在附近。他本打算帮他们的,可是碰巧自行车腿坏了。笼子里满是鸽子,他腾不出手来帮他们,只好向人群呼救。
听慧聪这样说,“我”对他既感激又愧疚。从那之后,当鸽群从房顶飞过时,我不再叫行健和米箩起来射杀鸽子。
第三组因果:当宝来被人殴打时,慧聪曾经帮忙呼救。我因此不再和好友合伙射杀他的鸽子。
有一天下午,当我看到慧聪在广场放鸽子时,就走了过去。在闲聊中,我了解到慧聪住七条巷子以南。那里的平房破旧,房东抠门,暖气片经常是冰冷的。而慧聪来自南方以南,非常怕冷。我便邀请慧聪和我们同住。
第四组因果:因为慧聪怕冷,我邀请他和我们同住。
和我们住在一起后,慧聪的鸽子仍然在莫名其妙地减少。有的是被冻死的,至于活蹦乱跳的鸽子是怎么从”暖房”里出来的,很是蹊跷。有的则在放飞后不知所踪。
我和慧聪想尽了一切办法,仍然没有办法阻止鸽子数量一天天减少。最后,慧聪不得不决定把鸽子交还给叔叔。这意味着他将从此失去生计,不得不离开北京回家乡去。
第五组因果:由于鸽子数量在不断减少,慧聪迫于无奈决定交还鸽子离开北京。
透过这些表面的因果联系,我们可以感觉到这四个北漂人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陌生敌对与疏离,转变为最后的亲近,理解与支持。
就连行健与米箩偷偷摸摸找女人的行为,也被涂上了一笔人性的暖色。最初他们的确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寻欢作乐。行健最后说的那句话“妈的,她回老家等死了”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行健是在用鸽子肉救助那位病入膏肓的相好女子。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这段描写:
米箩从行健手里接过装死鸽子的塑料袋,摸出根烟点上,说:“我找个地方把鸽子埋了。”
曾经那么垂涎于鸽子肉的行健和米箩,曾经在射杀鸽子时,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的两个人,此时却像变了一个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两个人呢?让我们回过头看看,一切不言自明。和“我们”同住后,慧聪的鸽子仍然在不断减少。“我”开始怀疑行健和米箩。然而,慧聪却不主张瞎猜。他说,一间屋里住的,乱猜疑伤和气。
我想正是慧聪的信任和大度,潜移默化间影响了行健和米箩。或许他们确实曾合伙谋杀了慧聪的鸽子。然而,他们并非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为了救助另一个病重的北漂女。
小说在结尾时为我们揭示了故事最后两组因果关系:
为了救助病重的北漂女,行健和米箩谋杀了慧聪的鸽子。
慧聪的信任与大度感化了行健和米箩。
这正是这部小说的惊艳之笔。这反转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把一道光投射进人们的心房。这道光让人心变得敞亮与澄澈。这道光让大雪封门后的北京不再那么寒气逼人。
这四位北漂年轻人,在北京的打拼生活是艰辛的。他们带着五彩的梦想来到北京。然而,冷酷的现实如北京的冬天,凛冽的寒风让美梦碎裂一地。
不过,他们也非一无所获。北漂生活回馈他们的不仅仅是一场心心念念的封门大雪。尽管梦想被生活击碎,他们却收获了来自朋友的关心信任和理解支持。所有这些给他们的北漂生活涂抹上了温情的暖色。
正如文中描述的那样,大风把天也吹干净了,像安静的湖面。大雪覆盖下的北京更加庄严,有一种黑白分明的肃穆。雪落无声,风过有痕。雪和风让这个世界像被清洗过一般洁净。
真是无巧不成书。今天上午在广场的凉亭下,再次捧读《如果大雪封门》。恰巧有一群鸽子在头顶的蓝天下盘旋。没有鸽哨的喧嚣,它们静悄悄在日影里翻飞。洁白的肚腹,银灰的翅羽,是我在这个清晨见到最美丽的色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90156/b4d086ee41726af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