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为什么你总是“有志者,事难成”?
慧彩新生活昨天
“不超越自己是不行的,我不知道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可是还是想让自己精益求精,我觉得这份努力,才称得上真正的匠人。”
——石原仁司
有志者,事难成?
上个月公司新来了一位销售,我们叫他小刘。小刘人非常聪明,就是缺少工作经验,拜访客户的时候才发现资料准备得不够充分,有时连公司的产品也解释得不够全面。
不过小刘特别好学,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他主动地虚心请教公司的同事,犯了错也愿意承担后果,遇到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还会买相关的专业书籍回来看。
但是小刘的这种状态没能坚持一个月。就在上周,他主动向公司提出了离职,原因是自己无法胜任工作。
说实话,像小刘的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了。许多大学生心浮气躁,毕业混上一两年还没升职加薪,就坐不住要“换地方”;也见过太多的年轻人,不甘平凡、追求理想,上手才发现个中艰辛超乎自己想象,坚持不了多久就作鸟兽散,理由无外乎领导眼瞎、同事傻逼、没人理解自己。
用黄小琥的方式说就是:“成功没有那么容易,梦想也有它的脾气。”
不过,坚持下来的人,并不是没有。
我最好朋友的弟弟小杰,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年初的时候他外派到北京负责那边的客户开发。除了生活起居不习惯,最麻烦的问题是,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时常会因为自己浓重的南方口音,导致客户会错意,还闹出过一些笑话。
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听朋友说,他一口气报了半年的普通话口语训练班,每天送走客户后就回到房间听课件,从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跟着发音一遍遍练。去见客户的路上也常用手机听音频纠正发音。
连好朋友都说,语言这种东西,一是需要环境,二是需要时间,像弟弟这样浓重的南方口音,要改过来,没个十年八年的,真的不大可能。
就在上个月底,小杰出差回来大家一起吃饭,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让我刮目相看。他感慨地说,学习普通话这半年虽然枯燥无味,可是一天天坚持下来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非常有成就感,连客户都非常欣赏他这种毅力。
好朋友听完,觉得弟弟成熟了。而我听完,只感觉自愧不如。
三分钟专注=间歇性努力
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像小刘这样的人。
明明下定决心,想要学习新东西,刚开始鸡血打得很足,早起晚睡,早出晚归;明明很努力,认真又专注,连续工作到深夜,吃不好也睡不着,把自己都给感动坏了。但是碰多几次壁,就坚持不下去了。然后,说放弃也就放弃了。
我认为,所有这种短期的“三分钟专注”,都是间歇性努力,不是真努力。
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相信许多人的失败,都是努力过后的失败。而之所以有那么多堂而皇之的一事无成,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不走心、不专注,而是缺少了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
何为“匠人精神”?这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它包括了敬业、专注、踏实、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比专注重要的,是专注日常化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的内心常常焦灼不安。也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也许是追求梦想的动力,总有那么一些原因,使我们下定决心,为了将来而努力,期盼着用努力的汗水换取应有的回报。
据说要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必须在这个领域专注实践一万个小时。
如果你想要成长,你就要专注地付出努力。
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就要把这种专注,变成日常。
比如你要学习英语,认认真真背了两百个单词,就以为可以通过CET考试、与外国友人顺畅交流了么?
你大汗淋漓地跟着教练坚持了两个礼拜的健身,就能练成八块腹肌了么?
你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写了区区几万字的文章、投了两三个月的稿子,就梦想着用笔杆子影响世界么?
比专注更重要的,是把专注日常化。
重新审视自己
事情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没有谁的进步是一蹴而就的。
去年非常火的一句话是,最怕你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多少人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离终点越远。这时候,你是不是认真反思过自己,你是真的脚踏实地在专注于某个领域,还是只不过在间歇性努力,而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觉得生活欺骗了你?
永远不要忽视持之以恒的力量。有时候成功与失败之间,就差那么一点坚持。
现在,重新审视你自己,找到真正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然后,规划好自己的未来,重新调整目标,再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吧。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慧彩新生活”